教育部项目“以培育新社会组织为背景的班级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沙龙举行

发布时间:2014-03-10浏览次数:6

  

18日上午,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以培育新社会组织为背景的班级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沙龙在公管学院418室召开。沙龙由项目负责人李伟胜副教授主持。

在确定了议题方向之后,各位老师展开了讨论。

刘竑波老师首先就学生发展指导中的生涯规划进行了探讨。她认为目前应该主要关注生涯规划,而职业指导由于在非学校的教育机构中发展的相当成熟,可以略去不表。虽然生涯规划的适用范围还具有局限性,但就目前来看,可以从上海等周边地区辐射出一批试验试点,通过实践活动来支持研究的开展与实施。

白芸老师的研究焦点则在于学生生活的新媒介。目前媒体发展迅速,在学生个人的发展过程中,媒体充当着重要的角色。而且诸多的新媒体教学模式也改变着教学的评价、评估。所以,新媒介的作用需要进一步透析,才能够辨识媒介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

张玲老师则对学生的作业形式非常感兴趣。她认为目前我国的作业偏重主科,忽视了副科作业的重要性。特别是小学的副科教育,更应该引起学校和社会的关注。该方面的研究应该着重掌握副科教育的心理体验,培养目标和价值引导并重,通过作业达到对学生个人发展的促进,对未来规划的明晰。

张敏老师更为关注学生的交往关系。群性发展对学生个体发展的影响不言而喻。学校则更应该针对交往指导和交往认知方面,促进学生交往的智能发展。而交往的群性发展过程,也是一种动态变化的过程,需要实时关注。针对此的研究也十分具有活力,可以找到很多可操作的环节。

此次沙龙,总结了研究工作的基本流程。通过研究聚焦点形成研究的深度,进而结合社会发展的潮流与当下的研究热点确定研究的形式,进而形成具体的研究内容。

从各位老师的学术观点来看,各位老师在研究方向上虽然各有异同,但是他们研究的出发点都是基于学生发展、特别是通过群体交往实现个体健康发展。可以说,各位老师的研究情怀是基于“以人为本”的理念,结合国外先进的教育经验,贴近我国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不仅仅借助理论工具,还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通过比较研究、调查研究、实践研究等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的发展进行分析与规划。对于通过班级建设促进学生发展的相关研究来所,这些思考提供了更为丰富的信息,有利于拓展新的研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