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场校级学术讲座:罗鹏谈“从时间的角度阅读当代香港文化”

发布时间:2015-07-15浏览次数:23

  

616日上午,美国杜克大学亚洲与中东研究系副教授、移动影像中心及妇女研究中心研究员罗鹏(Carlos Rojas)先生,在我校中文系三楼特藏室做了题为“从时间的角度阅读当代香港文化”的演讲,我校中文系文贵良教授担任主持。

罗鹏教授首先通过介绍Ackbar Abbas的理论和董启章的小说《地图集》,认为香港确认回归前港人对即将消失的文化身份产生的焦灼感,可以借助弗洛伊德的“恋物癖”和“反线性”时间两个概念进行分析。“恋物癖”对某一事物的依恋来自于对未来将会发生之事的担忧,而“反线性”时间通过重新理解过去来了解现在,两者都从时间的角度诠释了香港人在上世纪末特定年代经历的心理变迁。

接着罗鹏教授通过对照王家卫的电影《春光乍泄》和ItaloSvevo的小说Confessions of Zeno,指出两部作品中都呈现了弗洛伊德所谓的“强迫性重复”,即不断重演创伤断灭了进入全新未来的可能,而这也是酷儿理论家Lee Edelman所持的观点。但《春光乍泄》的结局以一种崭新的“重新开始”收场,其实印证的是另一位酷儿理论家Jose Esteban MunozEdelman相左的观点,即只有回顾过去、了解现在才能真正进入未来。

讲座以图文影像结合的形式向在场的师生展现了文化研究的分析理路,讲座最后罗鹏教授就现场师生提出的问题一一作出了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