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未来十年我国城市老年人口居家养老保障体系研究”沙龙举行

发布时间:2014-02-24浏览次数:26

  

1029,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未来十年我国城市老年人口居家养老保障体系研究” 在中山北路校区举行了主题为“未来十年我国城市‘适老性’环境建设”的学术沙龙。这次学术沙龙由项目首席专家桂世勋教授主持,我校人口研究所王方兵博士、中国老年宜居住区建设试点工程办公室朱文俊副主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李斌教授、徐蜀辰博士、上海市建科老年用房研究中心倪仁才副主任出席了沙龙。

桂世勋教授指出:“未来十年我国城市‘适老性’环境建设方案及对策研究”是本项目准备在2016-2025年间切实推进我国城市老年人口居家养老保障体系的三个重点研究问题之一。在201399日印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見》中,把“实施社区无障碍环境改造”作为我国到2020年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一项主要任务,并在“附件:重点任务分工”中要求住房城乡建设部、民政部、财政部、中国残联、全国老龄办和各省级人民政府在2013年底启动实施“推动和扶持老年人家庭无障碍设施的改造。加快推进坡道、电梯等与老年人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设施改造”。这不仅再次突显了我们研究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而且也要求我们的研究密切关注中央各部委在这方面政策措施的新进展,更加重视实际调查,提高研究对策建议的前瞻性、针对性和可行性。

学术沙尤邀请了北京和上海的有关专家介绍近年来全国和上海老年住房“适老性”环境建设的新进展和存在的问题,交流了子课题组前一段研究的初步成果。

朱文俊副主任主要介绍了近年来我国老年宜居住区建设试点工程开展情况。他把社会力量参与老年住区建设的模式归纳为七种:一是无障碍“适老化”住区模式,对社区进行无障碍“适老化”改造;二是CCRC持续照料退休社区模式,由55岁、60岁以上的老人集中居住;三是CCC持续照料亲情社区模式,由老年人与年轻人一起在社区里生活;四是竖向养老分区模式,在城市社区中建老年公寓;五是连锁的护理型机构模式;六是旅游度假型养老酒店模式;七是生态旅游康养新城模式。上述模式的分类,为今后从建筑学科领域的视角研究养老地产开发模式提供了重要依据。

朱主任通过对国家第一批老年宜居住区建设试点工程候选项目的现场考察,在肯定很多项目特别是硬件的“适老化”建设方面取得成绩的同时,认为有部分项目的开发和运营理念尚存在一些“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注重豪华装修,轻视宜人尺度;2.注重户型和适老化技术,轻视生活的便利性和空间的可变性;3.注重装修风格,轻视交往空间;4.注重居住空间,轻视医疗护理;5.注重功能空间,轻视氛围营造。他指出的五大“误区”,对建筑师在今后设计老年居住设施及其使用空间具有重要启示。

随后,李斌教授介绍了日本养老设施体系最新发展动态。他根据该子课题及本次沙龙的主旨,为大家介绍了近几年国内研究较少的“日本小规模多机能型居宅介护”。这是日本养老设施体系的一个最新发展动向。首先他用一张总结性的图表为我们清晰阐明了日本老年人随着身体机能的改变与所需照料程度及所需要设施类型之间的关系,概括了日本在2006年前养老体系的主要特点:第一是养老设施类型丰富。对应着不同阶段生理机能的老年人,皆有提供不同照料程度的养老设施,而这种完备的介护制度是被其完备的介护法律支持的。第二是日本类型丰富的养老设施覆盖了老年人从生活自理到不能自理的各个阶段。而在我国多数养老设施接受的老年人最重要的门槛条件便是生活能够自理,无法满足失智失能老年人的照护需求。这是当前我国社会上养老设施的一个悖论,加剧了养老资源分配的紧张程度。第三是不同设施提供不同的服务,养老设施类型分得很细,各种养老设施只针对一种类型的老年人服务,设施服务、人员培训又都是具有针对性的。

然而日本对养老设施的这种细致划分,又带来了老年人无法在一个设施内、熟悉的环境中连续养老的弊端。于是出现了2006年后日本的新型养老设施类型——“小规模多机能型居宅介护”。这类设施的特点和优点是规模小,住宅的尺度;多半是从民宅及普通住宅改造而来;从城市规划角度来说布局比较灵活,在住宅区的周围,使入住老年人可以很好地融入社区;老人能够自由地安排作息时间,规避了大型养老院“半军事化”的不人性管理。

李教授指出这类养老设施不仅接受身体健康的老年人,更多的是为半失能半失智和完全失能老年人服务,与上海等城市近几年出现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从接受对象到提供的功能及服务有着很大的差异,值得我国借鉴。他的报告让我们对国外养老设施的人性化服务管理、细致入微的无障碍设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我们如何将日本最新的持续照顾养老理念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有诸多启示。

李斌教授工作室的徐蜀辰博士生汇报了前一段他们在导师带领下对上海市虹口、静安等区“适老性”改造进行调研的情况。他在分别介绍政府组织与社会组织“仁人家园”进行“适老性”改造的机制及流程,深入实际进行“适老性”改造项目调研并尝试参与修改补充改造设计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后“适老性”改造的展望:一是进一步完善评估和筛选体系;二是深化和提炼“适老性”概念;三是可以考虑引入更多的社会力量。

倪仁才副主任在会上针对上海“适老性”改造有哪些经验可以在全国推广,如何通过上海“适老性”改造的调查研究引起我们思考,从而将“适老性”改造更完善、更能够被政府接受等问题发表了很好的意见。他把上海市进行的“适老性”改造归纳为四类:旧住宅区综合改造中的一些适合老年人需求的改造项目,比如说安装扶手,增设坡道,地面防滑;为低保老人居室进行“适老性”改造;安装电梯的“适老性”改造;无障碍设施进社区、进家庭。他建议应建立“适老性”改造的长效机制,把“适老性”改造纳入到全市的旧住宅区综合改造总体规划中,以规避现在的“适老性”改造存在多方管理、操作困难等难题。

最后,王方兵博士生代表其导师我校人口研究所所长吴瑞君教授对这个课题的思路和框架向大家做了报告。其研究的创新点在于通过与同济大学李斌老师跨学科的合作,试图从政策上寻求一些突破。他们从上海市家庭老龄化(有老龄人口的家庭数量逐渐增多,纯老家庭户逐年增加)和老年群体是疾病的多发群体,论证了搞好“适老性”改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为近年来上海进行的“适老性”改造尚存在缺少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改造规模较小和涵盖内容较少、改造对象单一和受益的老年家庭覆盖面有限等不足,提出了以下三项建议:第一将“适老性”建筑标准纳入老年社区的“适老性”改造,推动政府开展多层老公房加装电梯及公共场所无障碍设施的改造和维护;第二将“适老性”建筑标准纳入保障房建设,使保障性住房的建造和分配有利于老年人居家养老;第三建立政府、家庭、市场及社会的合理分担机制,在全市开展并推广老年家庭“适老性”住房改造。吴教授把旧居住区的“适老性”改造与保障房的“适老性”建设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进行研究,提出如何将“适老性”改造的经验引入到新建设的保障房建设中的新观点,拓宽了本项目该子课题的研究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