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社科项目“结构主义视域下的20世纪中西方序列音乐比较研究”沙龙举行

发布时间:2014-02-12浏览次数:9

  

1015日,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结构主义视域下的20世纪中西方序列音乐比较研究”学术沙龙在上海音乐学院南楼221举行,本次沙龙也作为2013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分析学科博士论坛的一部分,沙龙由课题负责人音乐学系郑艳副教授主持。耶鲁大学McCreless教授、中央音乐学院李吉提教授、上海音乐学院赵晓生、贾达群、张巍、钱仁平等诸位教授以及课题组成员明虹、王中余等参加了此次研讨。

首先,郑艳对课题的进度、前期已经取得的成果等进行了介绍。随后将近期的三部序列作品分析结果进行了阐述,分别是美国序列作曲家密尔顿·巴比特的钢琴作品《后分割》(1966)、意大利十二音作曲家路易吉·达拉皮科拉的《篇章五则》(1956)和《为1956年平安夜而作的协奏曲》(1956),分析视角关注巴比特和达拉皮科拉分别将数学逻辑、客观图像等相对直观的素材引入音乐创作的结构手法,并谈及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哲学界开始将数理逻辑作为哲学的基础、将逻辑分析作为哲学研究的方法这一大背景下音乐创作领域所受到的影响以及在作品结构建构上发生的变化。

赵晓生教授对课题组所探究的序列音乐创作的内在数理逻辑这一分析结果给予了高度肯定,诸位与会专家也进一步肯定了音乐分析与哲学跨学科研究的前瞻性与创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