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组织与乡村治理”学术研讨会举行

发布时间:2015-12-30浏览次数:16

 

1128日,由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方向)主办的“基层党组织与乡村治理”学术研讨会,在中山北路校区理科大楼207室举行。会议由“基层党组织与乡村治理”课题组负责人、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教授齐卫平召集,来自我校、中共成都市委党校、河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苏州大学、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华东政法大学、《解放日报》、《中州学刊》、《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等单位的20余位专家学者,以及20多个政治学系博士生、硕士生出席了此次研讨会。

我校副校长汪荣明、上海市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季桂保、我校社科处处长顾红亮出席会议。汪荣明副校长在致辞中指出,当代中国正在向现代化快速迈进,但“农村、农业、农民”始终是一个重大的研究课题,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现代化离不开乡村现代化。中国拥有几千年延绵发展的历史,传统农业社会积累了丰富的乡村治理经验,如何使我国农村成功地实现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季桂保处长在致辞中介绍了上海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建设的情况,充分肯定了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开展工作取得的成绩,并对基地提出了更高的希望。研讨会分为上午和下午两个阶段进行。

研讨会第一阶段的讨论由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齐卫平教授主持。成都市委党校的刘益飞教授以“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要过好‘民主关’”为主题发言,提出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主要面临两个方面的任务,一是基层党组织如何运用民主的方式来发挥自身作用,二是基层党组织如何令人信服地推动村民自治这个基层民主实践的发展,并围绕乡村自治和乡村治理两个概念的区别提出了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的看法。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刘靖北教授围绕“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若干问题”发言,提出在农村基层社会治理中存在个别党员干部不负责、基层党组织定位不清、社会组织发展不充分、群众自治能力不足等问题。认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如果不能有效地解决好这些问题,就会影响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进程。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李汉卿老师发言主题为“权力文化网络重建:农村党组织领导力提升的路径选择”,以乡村社会变迁的历史梳理为基础,论述了国家政权建设、支部下乡与传统农村权力文化网络的重构,聚焦农村权力文化网络重建与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力提升的方式方法问题,提供了乡村治理实践的历史和现实观察视角。上海市委党校上官酒瑞副教授以“不良民主与乡村治理——对欠发展农村的一种分析”为题进行发言,从民主的想象与意外、民主的数量与质量、民主的动力与方向等三个方面,对欠发达地区农村的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

研讨会的第二阶段上半场由政治学系王向民教授主持。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张劲松教授以“美丽乡村: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文明重建”为主题发言,从农耕时代渔樵耕读构建的乡村文明兴盛与美丽自然谈起,对城镇化中工业文明导致的乡村文明衰落与环境污染进行了分析,并展望了现代化下“士农工商”重建的乡村文明愿景与生态治理。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齐卫平教授以“现代农村治理要求基层党组织凝聚力的再造”为题,对乡村治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扎实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的精神,理顺村社、党政、干群的关系,既立足农村现实,又要有前瞻性思维,解决好城镇化中的农村社区化和农村社区化中的农民市民化问题。乡村治理现代化需要吸纳村民广泛参与,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在动员、组织村民参与乡村治理中再造凝聚力。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郝宇青教授围绕“乡村党组织建设面临的困境”问题作了发言,分析指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主要面临传统与现代的矛盾、普遍的文化意志性、经济与政治关系的失衡、农村政治与基层组织的衰败、上层动力推动与基层动力不足之间的矛盾等困境,认为乡村治理现代化必须以有效的措施摆脱这些困境的缠绕。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博士王可园在对浙北Y村的调研基础上就“农村基层党组织社会治理能力面临的挑战与提升之路”进行发言,认为Y村基层党组织社会治理能力主要面临农民利益诉求日益多元化、农村社会结构复杂化、农村基层党组织自身状况三个方面的挑战。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将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应对这些严峻的挑战上。

研讨会的第二阶段下半场由政治学系党委书记赵正桥主持。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罗兴佐教授就“村级治理行政化及其改革”问题作了发言,他描述了村级治理中的行政化现象,解释了村级治理何以行政化,并探讨了如何推进村级治理民主化。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张向东教授围绕“农村社会结构变化新趋势:现象、缘起与过程”的主题发言,指出了农民异质化与分化的现象,认为农村发展的制约瓶颈迫使农业生产结构和战略转型,农村生产性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衰落迫使公共服务供给机制转型。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王向民教授发言主题为“新士绅组织:农村公共事件中的自发组织及其行动逻辑”,指出了新士绅组织的特征,这类组织是自发的,领袖由退休官员或道德权威担任,具有完善的组织形态,一般是出于地缘、血缘或价值认同因素的动员,并没有固定的存在。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硕士李若辰在对江苏省昆山市农村调研基础上以“基层党组织在推进自然村落向农村社区转型中的作用思考”为题作了发言,将转型中的农村变化归结为村民活动组织化、村民交往社会化、村民收入多元化、农村文化城市化,这些变化给基层党组织带来了挑战及应该如何应对。

在自由讨论环节,专家学者就乡村自治和乡村治理的区别、乡村政治的动员机制、大学生村官的现状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研讨会一致认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战斗堡垒作用不可或缺,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实施行动中,乡村治理不能拖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后退。最后,齐卫平教授对研讨会作了总结发言,他认为研讨会的主题体现了学术对现实的关切,与会学者体现了老中青的结合,各位专家的发言体现了历史与现实的贯通,体现了经验研究和实证研究的结合,问题意识鲜明,提出了很多富有见解和启发的观点。研讨会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希望基地研究继续深入下去,为服务于党和国家建设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