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场校级学术讲座:Kirk Smith谈“中美不同的医学职业精神”

发布时间:2015-05-29浏览次数:21

  

425日晚,一场关于中美两国不同的医学职业精神的对话在闵行校区人文楼2102会议室展开。此次讲座的主讲人为德克萨斯大学休斯敦公共卫生学院系讲席教授Kirk SmithSmith教授同我国生命伦理学和医学伦理学界有着广泛的合作关系,曾经是多项教育部和卫生部课题的美方顾问,讲座由哲学系颜青山教授主持,来自哲学系、历史系等等的各个专业的师生二十余人一同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Smith教授提出,在对待病人自治权的问题上,美国的医生可以完全做到尊重病人的自治权,而中国的医生就会表现出偏向家庭主义的选择,当病人的家属做出和病人不同的选择时,中国的医生会更多选择病人家属的意见,这蕴含了很多问题,包括医患之间的信任问题,对病人自治的尊重问题,家属可能会对医生施加的暴力威胁,及美国的个人主义文化与中国的家庭主义文化之间的对比。颜青山教授则指出,倾向个人选择与倾向家庭选择并非是不可调和的,他选取了康德的道德个体作为立足点,重新发掘孔子“一以贯之”之道作为形式原则,而孔子的“仁爱”作为首要原则并不特别承诺家庭主义,它与康德是兼容的。家庭主义在儒家文化中成为核心不只是哲学思想的影响,也有制度的原因。墨子兼爱原则可能更接近康德,它具有宗教共同体的特征。康德的不完全义务可兼容仁爱原则,也可以兼容家庭主义。哲学系的宗德生教授也在对待病人自治的问题上与Smith教授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就“自治”的界限做了区分。

在讲座进行过程中,同学们踊跃发言提问,涉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宗族制对病人自治的影响,医暴问题该如何解决,医生与病人之间是否存在纯粹的利他关系,医疗资源的分配公正问题等等,Smith教授都一一做了详细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