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3日下午,韩国教育大学地理系教授柳济宪在闵行校区资环大楼539会议室做了题为“韩国安东儒家文化区的演变过程”的学术报告。报告由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副院长孔翔教授主持。
柳济宪教授自1996年起一直担任韩国教育大学地理系教授,主要从事历史文化地理研究,曾任韩国文化与历史地理学会副主席,发表与韩国、中国历史文化景观相关的著作6本,在Journal of Cultural Geography等SSCI期刊上发表论文数十篇,多次在国际地理大会上主持与东亚文化地理相关的分会场研讨,是一位非常活跃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韩国学者。
柳济宪教授主要从两个部分展开他的报告,第一部分以安东市周围地区为例介绍了儒家文化区的形成机理,第二部分结合对河回村经典案例的研究,探讨了安东地区儒家文化景观的特点和留存的地理环境。柳教授从儒家文化的代表性文化景观书院切入主题,详细介绍了其发展历程、源起的区位和空间分布特征。其中着重对其兴起的地理位置洛东江上游和自然条件进行了剖析,其背后蕴含了深厚的人地关系思想。柳教授提到,这些书院不仅仅用作传播儒学的场所,也是儒家学派强化社会关系和产生师徒关系的重要依托。另外,书院多建于九曲蜿蜒的溪谷旁边,“九曲”这一文化意向缘起于中国南宋时期儒家代表人物朱熹,这一思想渗透于韩国儒家文化之中也正是对文化传播与扩散的最好诠释。此后,柳教授对“两班”血统村河回村的介绍帮助听众加深了对韩国儒家文化思想和文地理学核心概念文化区的理解。
柳济宪教授的讲座不仅有助于我校师生了解韩国儒家文化的传播扩散和传承机理,更为基于典型历史文化景观研究文化区提供了典型范例。报告内容极具启发性,引起了在场师生包括来自越南、韩国的留学生的热烈讨论。大家结合各自感兴趣的话题与疑惑,与柳教授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现场气氛活跃。
最后,孔翔教授对报告会做了总结与补充,启发在场学生从文化地理学研究视角出发,理解并思考柳教授报告的意义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