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社科项目“《西游记》学术史研究”学术沙龙举行

发布时间:2014-01-14浏览次数:17

125日,上海市社科项目“《西游记》学术史研究”沙龙在闵行校区第一教学楼327教室举行。沙龙由中文系朱志荣教授主持,项目负责人竺洪波教授做了题为“《西游记》当代通行本的递嬗”的学术报告。

朱志荣教授首先介绍了本项目的基本情况,对竺洪波教授的专著《四百年<西游记>学术史》和相关论文予以充分肯定,认为作为上海市社科项目“《西游记》学术史研究”的最新成果,“《西游记》当代通行本的递嬗”这一论题具有相当高的前沿性学术价值。

竺洪波教授在报告中首先评价了人民文学出版社《西游记》的历史功绩。指出:新中国成立以后,为整顿《西游记》版本乱象,规范文本的形式与思想,满足新时代文学研究与人民大众阅读的需求,人民文学出版社对《西游记》文本作重新整理、校注,出版社了新式排印本《西游记》。人文本于1955年初版,1980年再版,以后多次复校重印,印数至今累计2千万册以上,一举成为近60年来最通行、最权威和最具影响力的本子。接着,竺洪波教授简扼介绍了人民出版社新版本的诞生过程与版本特色。

随着《西游记》研究的深入,特别是一些稀见版本的渐次刊布,人文本的诸多疏失、讹误也日益显露出来,已有海内外学者不断撰文提出批评意见,读者大众也翘首期盼有更加完备的新版《西游记》面世。竺洪波教授还在《西游记》经典化新进程的高度对这一《西游记》通行本递嬗的理论价值作了论述。最后他指出:人民出版社《西游记整理校注本》因其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后出转精、后来居上,势在必然。但《西游记》是一部伟大的文化典籍,校勘工作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自身也还存在诸多疏失,甚至产生了一些新的错误,所以从人文本到人民版,只能是版本的递嬗,而不可能是版本的替代。如来佛祖“狮子雷音,唯我独尊”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了。在多元开放的当下,《西游记》版本只有更好,没有唯一,人文本与人民版这两个完全不同的通行本版本系统融合、对抗、竞争,正是《西游记》与广大《西游记》读者的荣幸。

学术报告结束后,在座师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互动,竺洪波教授就大家提出的“人文本和人民版的可读价值比较”、“新版本对《西游记》研究的影响”等问题做了解答和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