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中文系赵山林教授所著《中国戏曲传播接受史》,在教育部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人文社会科学)评奖中,荣获著作类中国文学三等奖。
《中国戏曲传播接受史》以戏曲作品的传播史和受众对作品的接受史为研究对象。在纵的向度上,该书对中国戏曲传播接受的历史进行了系统梳理,清晰地显示了发展脉络。指出从宋、元、明、清直至近代戏曲的传播与接受,既有承继关系,又存在时代差异。之所以如此,既有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方面的影响,也有戏曲自身发展变化的原因。
在横的向度上,该书对于戏曲传播接受的方方面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包括:戏曲文本的流传,特别是戏曲选本的演变;戏曲演出的组织、场所、形式;戏曲的评论,包括评点这样一种极富民族特色的评论形式;戏曲的研究;戏曲的影响,包括对文化市场、社会风气、社会生活的影响等。在研究这些问题的时候,十分注意传播与接受的不同趋向,对其中差异进行了仔细的辨析。
该书的出版引起了海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香港大学中文学院、斯坦福大学中华语言文化研究中心联合出版的《东方文化》第四十三卷第一、二期合刊发表题为《从活动史到心态史的图景转换》的长篇署名书评,指出该书 “这种层次推进和阶段性跨越,对戏曲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启示意义”。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戏曲研究》第79辑发表题为《综括大成,独出机杼》的长篇署名书评,称该书“在总体上反映了近年古代戏曲传播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对于戏曲传播的精细论析、对传播史料的自如拈用、对传播时代的纵深把握,均为戏曲传播研究领域的进一步拓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