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社科项目“生态美学视域下的场所理论”沙龙举行

发布时间:2014-01-02浏览次数:13

126日,教育部青年课题“生态美学视域下的场所理论”沙龙在对外汉语学院201办公室举行,沙龙由项目负责人对外汉语学院王茜老师主持。

沙龙首先进一步澄清了课题中所涉及到的基本概念,对“场所”“生态美学”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进一步深入分析。场所(place)是相对于空间(space)这个概念来说的,后者是一个物理学意义上的抽象空间,前者是一个在物理时空中浸透了情感和生存体验的生存空间。如今,这样的场所正在渐渐消退,表现在:资本全球化导致的地区差异的消失,沉淀着历史文化记忆的地方正在向均质单一的空间退却;工业文明发展导致的具有自然生态区域特征的地方的消失;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具有文化身份认同感的作为“家园”的地方的消失;甚至也包括赛博虚拟空间对具有身体体验性的真实空间的替代。沙龙经讨论认为,用“地方”比用“场所”来翻译place这个概念更加合适。应该从怎样的角度来理解“地方”,“地方”之于生存有何意义,又应该如何设想一种适宜于存在而不是与存在相异化的“地方”,是这个课题思考的初衷和想要解决的问题。生态美学,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由自然生态危机而引发的一种哲学和美学层面的文化反思。其实现代文化从诞生之日起就一直有一种自我反思的内在张力,主要表现为由审美现代性所承担的对工具理性现代性和现代科学的批判反思,但是审美现代性的文化批判主要集中人类自我的维度上,而很少有“自然”这一极的介入。生态美学就是要在现有的现代文化反思中加入“自然”这个维度,使之突破人类中心的封闭性。生态美学研究一个基本观念:我们如何对待自然事物最终取决于我们如何理解自身的存在,而自然不仅是被动地接受着人类的影响,它更是一种主动参与着人的自我文化认知的力量。生态美学涉及到如何在有自然维度的加入下重新理解身体、人与地方的关系、自然事物、自然美、文学艺术等方面的问题。“地方”这个主题正是在进行生态美学研究的过程中发现的一个问题视域,它是思考生态美学问题的一个切入点,反过来看,也是生态美学理论在实际研究对象中的应用。

沙龙进一步明确了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在这个课题里,重点想思考的问题是第一,应该如何理解“地方”,作为一个与人的存在相关联的空间,构成地方的要素包括哪些? 第二,地方在人的自我文化身份建构和认同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第三,生态美学对于我们恰当的理解地方,以及在地方不断遗失的现代文明进程中重新培育与存在相适应的地方能够提供怎样的帮助?基于这些问题,该课题大概从四个方面进行研究:一是在现代文化理论的文化实践的历史进程中“地方”被遗忘和遮蔽的背景。二是对地方以及地方意识的概念辨析和内涵分析。三是文化地理学、生态批评、存在论现象学等多元理论话语是如何呈现地方的。四是生态美学对地方研究的理论贡献:比如生态美学的身体理论、空间理论、自然美的理论如何应用到对与地方的研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