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社科项目“民国时期基督教大学的文学教育与新文学的关系研究”开题沙龙举行

发布时间:2013-12-26浏览次数:30

124日,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民国时期基督教大学的文学教育与新文学的关系研究:以圣约翰大学为例”开题沙龙在闵行校区文史哲楼中文系4225室举行。沙龙由课题负责人中文系现当代文学教研室的凤媛博士主持,中文系王峰教授、范劲教授、魏泉副教授、刘旭副教授、刘文瑾副教授、韩蕾副教授、吕志峰副教授、曹洁博士,教科院课程与教学系沈章明副教授等参加了沙龙讨论。

课题负责人凤媛博士首先向与会的各位专家学者介绍了课题目前的研究现状、研究意义、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她指出,在以往观念中,基督教大学一般只是被视为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的西方殖民势力的典型代表,未尝关注到其作为新式大学教育体系的先行者参与到新文学的发生及其确立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创立于1879年的圣约翰大学,不仅是民国时期在华基督教教育的重要代表,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也是举足轻重的角色。它在上个世纪20年代拥有当时上海乃至全国最为先进的教学设施和教学理念,有“东方的哈佛”之美誉。它在教学中所推行的“英语运动”和对国学部进行的关于中国文化和文学的教学改革,体现了它在推进弘教目标的同时为中国化和本土化所做的努力,而这些举措也势必和当时“五四”新文学的发生及其确立产生一定的交响和呼应。课题试图通过对民国时期圣约翰大学文学教育活动的挖掘和梳理,包括大学开设的文学课程、文学社团活动以及相关的文学出版物,希望探讨它的文学教育活动与新文学的发生及其作为一种“知识”在基督教大学课堂是如何得以传播和确立的。同时,她也指出,由于圣约翰大学的一部分材料流散在海外,在资料搜集和整理上还存在一些困难。

与会的各位专家学者纷纷就课题设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提出了宝贵意见。中文系范进教授介绍了德国的传教士比如卫贤礼等参与民国时期基督教教育的一些情况,并指出民国时期的基督教大学长期以来因为各种原因被遮蔽,很多史料亟待发掘,课题有着较为开阔的研究空间。魏泉副教授谈到钱基博在20年代圣约翰大学担任国文教授期间开始进行《现代中国文学史》创作的一些情况,并指出有很多史料可以证明在当时新文学其实并非是一种像后来的文学史所建构的那样是一种占绝对主流的文化力量,而恰恰是一种非常微弱的力量,新旧文学和文化之间也并非是一种你死我活、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这可以作为考察基督教大学文学教育的一个参照。她还提示燕京大学的国学教育也是基督教大学文学教育中非常突出的代表。刘文瑾副教授指出,课题的论证重点尚需要进一步明晰,民国时期基督教大学复杂的生存境遇和它在文学教育方向上的选择,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在后面的研究中还需要着重说明。沈章华副教授介绍了高等教育研究界对基督教大学的一些研究情况,并建议可以结合1925年之后从圣约翰大学分离出去的光华大学的一些材料,来丰富和充实圣约翰大学目前较为分散的史料状况,同时期其他基督教大学的文学教育也可以作为辅证。韩蕾副教授则建议可以采访一些圣约翰大学的老校友,比如尚还健在的周有光先生,拿到第一手的口述材料,会让论证更为切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