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毅静谈“流光掠影中的叙事——百年中国教育影像研究”

发布时间:2014-12-19浏览次数:4

  

1028日晚,上海外国语大学第157期博士沙龙在中北校区逸夫图书馆604会议室如期举行。作为我校一个联动的学术沙龙,本期沙龙主题为—百年中国教育影像的叙事研究,毛毅静老师运用社会学、历史学、艺术学、叙事研究等领域的前沿理论与方法,从“日常教育生活”与“微观教育实践”入手,以文化与社会研究为基础,致力于探寻教育文化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探讨这些文化教育形式如何再现、表现和形塑民众的日常生活,身份意识、道德与情感认同,揭示这些文化教育形式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作用。

讲座伊始,毛毅静老师就讲座主题给出了2个问题来进行界定:为什么做这个主题的研究?在研究过程中碰到了哪些问题?

举步维艰的研究过程

毛老师讲到,这个主题在2008年刚刚开始做研究时是资料匮乏的,除了一个想法再无其他。创作灵感源于指导老师引用的一句史学经典: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海德格尔),用影像来研究历史研究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方法。谈到研究伊始,毛指出写出关键词是第一步,关键词是搜集资料的突破口。由于图书馆没有相关方面第一手的影像资料,所以大量影像资料都需要购买。默片时代的很多纪录片都毁于战火硝烟之中,收集资料着实不容易,但也提到选这个主题进行研究,她有属于自己的学科优势,这些经验积累对研究助益不少。

影像资料已用“都柏林数据分类法”进行严格分类,分类的标准完全按照广播电视的GB相关标准,是关于影像自身定位的系统,这个系统进行研究,并要根据教育影像研究的需要制定合适的分类方法。尤其谈到:“检索的局限性可能导致研究受到局限,知网的帮助微乎其微,你又只能“大海捞针”,从中撷取仅有的只言片语,同时还指出缩小关键词的范围和增加关键词的匹配度是研究中非常重要的。”

几百部电影是在2008年底陆续收集得到,这些电影以1949年为划分节点,分为前(早期)、后(当代)两部分。资料搜集好后,基础工作就是逐字听写。很多纪录片中涉及方言,英文,日文,法语,意大利语等,此外还有少数民族,如彝族,白族使用的语言,这些工作多杂繁重,直到今天都还在继续做。前面做的只是解说词的分析,而最重要的是镜头分析。

喜悦与责任并存的研究后期

研究过程累并快乐着,不时会有惊喜。自己要去界定概念,这涉及到学术功底,需要特别慎重,考证工作一时一刻都没有间断,查证过程中掌握了很多传播学知识。

影像是纪录片,并非指新媒体和观念艺术,有通俗和官方之分:通俗是指普通老百姓用DV自己拍摄的,并没有在官方渠道流通过,而官方的正好相反。

其中影像中涉及专门围绕教育主题的,我就可以进行分类。我主要采取的是以下的研究步骤:第一步,撰写文献综述;第二步,建立档案;第三步,观看同一时期教育政策变化对影片内容的影响。早期纪录片围绕商务印书馆为主题开展,论文研究主题就是从那时,也就是1900年开始,探索影响中国百年教育变化的纪录片。

当前研究的现状:很多学者倾向于做较为容易切入的研究课题,但她更希望做更有挑战性的可视化的课题研究,其中研究课题中最常见的叙事样本就是《论语》,在历史学研究中,影像叙事是很重要的研究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