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在中北校区理科大楼A204会议室,日本福冈国际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亚洲语言文化系海村惟一教授作了一场题为“日本《古事记》汉字用字的量义音研究”的学术报告。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主任臧克和教授主持了此次讲座,中心部分师生聆听报告,并参与交流和讨论。
海村惟一教授首先介绍《古事记》在文字学研究上的价值,指出《古事记》因汉字成书至今1300余年,填补了11600年左右的日本无文字社会的空白。在确认“北川统计表”的基础上,以卜部兼永笔本《古事记》为文本作定量考察,发现其所用单字量为1486字,总用字量达45565字,可谓创史之始。且把汉字音义两分,既作为记载历史的符号,又为列岛的原始声音系统奠定符号载体的基础,创造了日本的文字社会。
其次,海村惟一教授将《古事记》所用1486字,根据音义关系分为三类,并分别进行了精确的数据统计。他认为《古事记》所用1486字中,纯表义字1288个,占86.7%;纯表音字80个,仅5.4%;表义又表音字118个,仅7.9%。若是把118个表义又表音字各放入表义字及表音字的话,总用字量就有1604个。
最后,海村惟一教授在精确数据统计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探讨。纯表义字中,第一关键词群“神、天、命”的字义点明了《古事记》的主题,第二关键词群“大、王、日、名、国”扩大了其主题,第三关键词群“时、皇、女、生、上、所”则深化了主题。使用数50次以上的119字为《古事记》的多用字群,49—11次的283字为中坚字群,10—2次的592字为基本字群,仅1次的294字则为鲜用字群。特别是其中的46个特殊汉字还是目前日本JIS汉字群的辅助汉字和群外汉字,由此可证明1300於年前导入汉字时的精到。纯表音字基本上奠定了《古事记》以后的日语声音语言符号,即假名的基础体系。表义又表音字不仅全面丰富了《古事记》以后的日语子音声音系统,而且也扩充了表义字范围。
讲座结束后,海村惟一教授与在场师生就日本现存写本汉字、汉字音义关系等问题进行了交流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