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日本北海道教育大学夏井春喜教授来我校作了题为“赋从租出—近代苏州的田赋和田租的关系”的讲座。本次讲座由历史学系刘昶教授主持。
讲座围绕夏井教授的学术论文《赋从租出—近代苏州的田赋和田租的关系》展开,夏井教授首先说明了其研究资料的来源,他重点介绍了有关中国清末、民初时期江南社会特别是苏州及附近地区农村经济状况的史料在日本的收藏状况,这些资料大都收藏于包括日本京都大学在内的7所高等院校及研究机构,资料的种类有租簿、租册、鱼鳞图册和文书等等。夏井教授指出日本收藏的资料具有种类多、分散化的特点,同时他说明了自己的研究资料并不仅限于来自日本国内,他也很注重在中国查找资料,随即他对相关资料在中国国内的收藏情况进行了简要介绍。
夏井教授接着介绍说自己的研究兴趣是由他青年时代求学时对于“中国地主”的好奇而来,然后他详细地报告了自己的学术论文《赋从租出—近代苏州的田赋和田租的关系》。通过说明论文中引用的有关史料、解释论文中例举的有关数据,夏井教授报告了在清末、民国时期苏州的资料中,“赋从租出”的文字屡出迭见,是因为地主要纳赋必须先从佃户征收田租,但当时田赋之占田租的比例已失去一定的联系,实际上征收田赋与田租的比例是由当时业佃之间的势力大小和社会情况决定,田赋和田租之间已无密切联系,加之清末以后随着地主“离乡入城”现象的深化,地主对土地和佃户的掌管力逐渐减弱,地主早已不能顺利收租,因此地主一面联合起来组织“田业会”,一面利用其政治上、社会上的力量请求政府一起设立催租机构协助收租;国民革命后,特别是日中战争、内战时期,地主收租的环境越来越困难,地主不得不打着“赋从租出”的口号,实际是要把田赋和田租联系在一起,要求政府认真强力地协助收租;清末、民国时期的套句“赋从租出”,好似不能自行收租的地主的悲鸣,因此“赋从租出”本身不再是一句单纯的口号,而是被赋予了历史的含义。夏井教授最后强调认识了“赋从租出”背后的历史含义,才能够理解清末之后的苏州农村地区地主与佃户的关系在潜移默化之中已发生了巨大改变,这为日后在这一地区进行土地革命准备了条件。
夏井教授的报告结束后,刘昶教授现场作了点评,他指出目前国内相关研究引用“租栈”资料的情况还比较少,因此夏井教授的研究在这一方面具有示范和启发意义。随后,在场师生与主讲人进行了深入的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