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晚上,甘炳光博士微电影《做社工,不只是打一份工》放映分享会在第一教学楼219室举行,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工作系学生参加了讲座,讲座由社工系吴同博士主持。
本次讲座的主讲人甘炳光博士,系香港城市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副教授。他长期从事社区发展工作,督导邻舍层面社区发展计划,长者中心及青少年中心工作,并曾从事在职社工专业培训及发展工作。
首先,甘炳光博士向大家分享了《做社工,不只是打一份工》微电影的制作过程。此剧本取材自甘炳光博士与社工同学进行的一项研究结果,研究深入访问了47 位来自香港社会福利机构的服务使用者,由他们表述从服务使用者角度如何看社工的素质。主要剧情是讲述四位社工学生,到社福机构实习的经历,从他们所见及遇到的服务使用者的经历中,寻找及反思社工应培养的个人素质。
看完影片后,甘炳光博士让大家针对影片内容进行了小组讨论。讨论过后,6位来自不同年级的同学分享了他们的心得体会。
在同学们分享之后,甘炳光博士也根据自己多年来的经验进行了总结。他提出,做社工,不只是打一份工,社工要有热忱、有承担,真诚的投入这份工作。他还指出,在工作的过程中,社工要拥有十个心——“细心”、“耐心”、“关心”、“爱心”、“同理心”、“用心”、“真心”、“有心”、“责任心”、“上心”。同时社工要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正确看待与服务使用者的关系。
之后,甘炳光博士与同学们认真欣赏了这部微电影的主题曲《信念》以及励志歌曲《倔强》,他与学生进行大合唱,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在讲座的尾声部分,甘炳光博士用《倔强》这首歌当中的四句歌词来表达出对未来社工的希望——“就算失望,不能绝望”;“只有被火烧过,才能变成凤凰”;“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我不怕千万人阻挡,就怕自己投降”。这对我们广大社会工作系学生在未来的人生阶段的思考上又给予了更大的鼓舞。
那么,什么才是理想的社工素质呢?一直以来,我们都会依赖社工团体和社工教育的角度去审视社工应有的个人素质,我们很少会留意和加上服务使用者的角度。其实,最适合和最能够讲出社工的理想个人素质,应该是服务使用者。这套微电影对社工学生和前线社工学习如何做一个好社
工会有启示和参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