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下午,百场校级学术讲座第86场讲座在对外汉语学院201会议室开讲。主讲人为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研究员李奭学,讲座主题为由“伊索式寓言”探讨明清之际的中西文学关系。讲座由对外汉语学院院长吴勇毅教授主持,来自对外汉语学院、外语学院以及兄弟院校的众多师生听取了讲座。
李奭学教授本次讲座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明末入华欧洲耶稣会士对“伊索式”寓言的改写和移用的举例,来探讨明清之际的中西文学关系。明末耶稣会士在华总共译介了60条左右“伊索式”寓言。李教授在讲座中阐明,之所以将之称为“伊索式”寓言,而不是直接称为《伊索寓言》,是由于在由金尼阁和利玛窦等明末耶稣会士所译介的寓言中,有部分内容并不仅仅局限于《伊索寓言》文本中的故事,而是出于相关的宗教证道目的对其进行了一定的添加和改写,旨在说明在天地之间,人与天主、与教会之间的关系。
在讲座中,李教授具体举了几个由耶稣会士所译介和改写的“伊索式寓言”的例子:如金尼阁的《况义》(1625)中,《叼肉之犬》的故事中加入了人的行为,而在一般的《伊索寓言》中,人很少介入动物故事;并且,《况义》中“义曰”中的内容也并非是《伊索寓言》的原貌甚至其原本寓意。金尼阁在根据天主教对故事的标准改写《伊索寓言》时,也不忘从中国经典中引入一些评述。同样,明代遗民李世熊在编写《物感》时,也在《伊索寓言》原故事的基础上借助中国的典故,增加了自己的评语,以期增加故事的道德色彩。明末著名耶稣会士利玛窦在其《畸人十篇》(1608)中所译介和改写的“伊索式”寓言也均显示了极强的宗教意味,而在他的另一著作《天实主义》中,利玛窦也通过比喻的形式传达了相关的宗教内涵。
最后,李教授认为,由明末入华欧洲耶稣会士译介和改写的“伊索式”寓言都属于“证道故事”(Exemplum),他们翻译这些寓言的目的是为了让耶稣会同僚传教时使用,从而吸引教众。并且,这其中还牵涉到证道的艺术以及修辞学的问题。
李奭学教授的讲座结束后,外语学院院长袁筱一教授对这场讲座做了总结性点评,评价了这一译事在中国的外国文学译介史上的独特地位及其对文学翻译研究所带来的启示。之后李奭学教授与在座的师生们进行了亲切的互动,对同学们提出的各种问题一一做了详尽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