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科项目“晋唐间的中华意识与‘中华’再造研究”开题沙龙举行

发布时间:2013-11-04浏览次数:68

2013911日上午,由历史系李磊副教授负责的国家社科青年课题“晋唐间的中华意识与‘中华’再造研究”开题沙龙在闵行人文学术沙龙举行。沙龙由历史系牟发松教授主持,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藤井律之老师、上海交通大学刘啸老师,以及历史系博士生、硕士生等十余人参与了讨论。

李磊首先介绍了课题思考的缘起:近来全球史观的盛行使得国际中国学界逐步瓦解传统中国史的研究边界,这一研究视野基于当前理论界“超越民族国家”、寻求“边缘民族认同”的思潮,但其背景是反思现代西方世界体系,如将其运用于古代中国,在研究态度上是非历史的。这就需要中国学者在理论创新的基础上予以回应。该课题既为此类尝试之一,即从主体性角度探讨中华意识对于中华再造的作用。就晋唐间的“中华”历史而言,既有的叙述话语集中于胡、汉对立与汉化问题,正统问题及南、北发展的主流问题,天下观与天下秩序问题。该课题力图在承认分裂时代“中华意识”的多元性的基础上,探讨多元中华意识的具体内涵及其相互关系、历史走向,分疏、整理晋唐间历史发展的内在脉络,为重建“中国史”叙事模式提供先行试验。

对于这一研究尝试,沙龙参与者均予以肯定。所提出的问题集中在“中华意识”概念的历史内涵与学理内涵的关系、“中华”世界的现实地理范围与理论范围的差异等问题上。牟发松教授还专门指出,这一研究还必须将南方民族纳入研究对象,要关注少数民族石刻资料及传世文献中的自我表述。课题负责人李磊表示将在展开的研究中充分考虑开题沙龙中所提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