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汉良谈“摹拟、诗艺与跨媒体符号学的起源——解读三段古典诗学文献”

发布时间:2014-11-28浏览次数:28

  

1029日下午,台湾大学外文系终身名誉教授,复旦大学中文系比较诗学特聘讲座教授张汉良作客我校,在闵行校区人文楼5303学术报告厅作了题为“摹拟、诗艺与跨媒体符号学的起源——解读三段古典诗学文献”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中文系教授范劲老师主持。

张汉良教授从古典时代(公元前54世纪)的摹拟论讲起,通过对古典文献的解读,阐明“摹拟”的原初意义。今天的人们说某人的诗作是摹拟或模仿,有贬责的意味,暗示作者缺乏独创性。但在初民社会中艺术起源往往出自摹拟的本能;儿童游戏,亦多为摹拟之表现。这两种现象并不涉及独创性有无之价值判断。

张教授指出,亚里士多德在《创作论》(俗称“诗学”)中探讨了摹拟的三方面:媒介、对象和模式。有时人们根据技术规则或能力,透过状写事物的方式,创造出各种“摹拟”,媒介包括色彩和形象;有时媒介是声音;同样,就艺术总体说来,“摹拟”的媒介有:韵律、语言、音乐,或者单独使用,或者结合为一体。即是说,摹拟是跨媒体的,可表现于各种文艺类型。《创作论》对文艺的总体论有承先启后的作品,包括柏拉图讨论摹拟的某些对话录及后文艺复兴时代无数的“诗辩”例子。

张教授在讲座中专注于讨论柏拉图的《智者》篇,考察它可能给亚里士多德的启发,以及霍拉斯的《诗艺》(Arspoetica)如何继续发挥这个议题。他认为贯穿上述三件作品的是艺术的摹拟问题,以及透过不同媒介的表现和媒介转换时所引发的符号学问题。

张教授在报告时旁征博引,举了许多生动的例子。深入浅出的阐述,使在场听众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