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青年项目“地方人大公共预算问责的实证研究:模式与路径”开题沙龙举行

发布时间:2013-09-05浏览次数:131

 

831下午,教育部青年项目“地方人大公共预算问责的实证研究:模式与路径”开题沙龙在闵行校区法商北楼317举行。沙龙由项目负责人、政治学系王逸帅老师主持,来自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的杨建党副教授、于晶老师、叶淑兰老师和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的刘臣老师参加了开题讨论。

王逸帅老师首先对该项目的基本情况、核心问题以及研究思路做了介绍。她指出,目前我国地方公共预算管理改革在技术层面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但确保纳税人权益的重要民主制度安排——人大的监督问责并没有真正跟上。鉴于现有研究过于强调体制、法律对于人大监督问责职责发挥的影响,习惯于从人大自身缺陷寻求改革的出路等现状,她力图把地方人大公共预算问责功能放置到大的制度框架和权力结构中进行考量,并在此基础上展开相关的实证调研,但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难题。

与会老师对项目研究价值进行肯定的同时,围绕着项目负责人提出的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杨建党老师指出,对地方人大预算监督问责的理论反思一方面应关注它所处的大制度环境,同时更应当从当初制度的设计出发,与西方根植于精英民主的议会制度相比,我国人大制度设计的大众民主基础如何与预算监督问责的专业性兼容的问题应当给予考虑。于晶老师结合对地方领导做培训时经常听到 “年头做预算、年尾突击花钱”的讨论,认为解决预算执行及决算审查阶段的人大监督问责缺位和不足位问题很有必要。人大代表除了借助审计力量,还可以探索通过网络平台、博客等新媒体技术吸纳公众、社会组织及媒体参与,增强这些薄弱阶段监督问责的能力建设。擅长研究方法的叶淑兰老师同意应关注实践层面的问题,除了定性的访谈深描外,细化人大预算监督问责模式的操作化指标、选择有代表性的样本可以把该研究进一步向前推进。刘臣老师结合自己的研究经验,推荐借助统计学的知识,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影响人大监督问责的关联变量进行调查分析,以便给出较为可靠的路径建议。

最后,王逸帅老师对大家表示感谢。项目组将结合与会学者的建议,进一步深化理论研究框架,调整实证调研方法,把项目扎扎实实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