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终身教授报告会第5场:潘德荣谈“文本诠释与实践智慧”

发布时间:2014-10-10浏览次数:8

  

918日下午,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报告会在闵行校区人文楼5303会议室举行,哲学系潘德荣教授作了题为“文本诠释与实践智慧”的学术报告。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院长杨庆中教授作了点评。

潘德荣教授在报告中指出,对文本的理解,在诠释学中始终是一个中心问题。即便是以揭示作者原意为宗旨的施莱尔马赫诠释学,甚或是在伽达默尔的读者中心论的本体论诠释学那里,所直接面对的仍然是文本的理解问题,只不过是在一种扩展了的“文本”以及扩展了的“理解”的意义上谈论文本理解。“文本”(Text)概念在现代诠释学中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它包括语言性的文本和非语言性的文本。在最初的、最基本的意义上,诠释学所指向的是“文本理解”。以现象学为进路的伽达默尔诠释学对“文本”的理解,突破传统意义上的文本概念:文本的意义预先存在于文本之中,可以通过我们的认知活动而被认识和发现的东西。在伽达默尔那里,“文本不是一个被给定的对象,而是理解事件(Verständigungsgeschehens)之进程中的一个阶段”。伽达默尔的本体论诠释学与传统的方法论诠释学的一个重要区别,这种区别根源于对“文本”不同界定:方法论诠释学将文本视为客观存在,是独立于主体的理解对象;本体论诠释学以为真实的文本只是在诠释者自己的视域或在主体的意识之中呈现出来的文本。

潘德荣教授还指出,只有从“自我理解”进至“自我塑造”的理论层次,才能弥补这种不足。虽然我们现存的存在方式是一个无可更改的事实,但是我们将来的道路却是可以选择的——尽管可选择的范围是有限的。我在此援用的“自我塑造”概念,就蕴含着这种自由选择的意义,并通过这种选择性,开启了我们有意识的自我塑造之门。

在报告中,潘德荣教授特别提到了中国经典诠释与“立德”的问题,他指出,中国思想传统的诠释理念在对《周易》的诠释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孔子奠定了解经旨趣:“后世之士疑丘者,或以《易》乎?吾求亓德而已,吾与史巫同涂而殊归者也。”儒家一脉解《易经》“求其德”,对文本的解释便紧紧围绕着儒家的理念而展开。中国思想传统的诠释理念在对《周易》的诠释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孔子奠定了解经旨趣:“后世之士疑丘者,或以《易》乎?吾求亓德而已,吾与史巫同涂而殊归者也。”儒家一脉解《易经》“求其德”,对文本的解释便紧紧围绕着儒家的理念而展开。综观中国诠释理论,我们可以归纳出以下两个特征:

1)诠释活动具有伦理与价值导向性;(2)诠释立足于践行:教化众生与自我塑造。

最后,潘德荣教授指出,在目前的诠释学研究中,若想推动诠释学的发展,有效地整合中西诠释学的思想资源乃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中国文化传统的“实践智慧”乃基于“德”,无论是指向外部的实践还是指向我们内在的修行,都围绕着“德”而展开。作为价值坐标的“德”与《周易》中确立的尚“中”的理念相互激荡,形成了我们以中道、中庸为旨趣的独特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时中)。“时中”表征着一种灵活性,一种不失其时的合宜变通。但是,若无“德”的导引,此等“变通”难免堕入肆无忌惮的小人行径,本一己之私而罔顾人伦正道。

随后,杨庆中教授对潘德荣教授的报告作了精彩的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