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科项目“中国审美意识史研究的方法”第三次沙龙举行

发布时间:2013-08-01浏览次数:77

 

628日上午,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审美意识史研究的方法”第三次沙龙在闵行校区人文学术沙龙举行。本次沙龙由项目负责人、中文系朱志荣教授主持,王怀义、李修建、杨明刚等课题组成员和中文系部分博硕士生参加了沙龙。

朱志荣教授首先就本课题的研究进展和成果作了简略介绍。随后,与会者从各自的学科背景提出了独特的看法。朱志荣谈到中国审美意识中的生命意识是中华民族特有的诗意精神,与美学思想中的生命意识是互补互动的,这在中国山水画等艺术形式中有很好的体现,在先民的日用器物中亦有不同程度的呈现,地域的不平衡性和不同文化的交融。王怀义认为原始神话意象到汉代基本完成了发展演进的过程,神话意象的审美风貌在整体上逐渐从古朴稚气向典雅精细方向发展,人们审美趣味的决定性作用被凸显出来;神灵或神物的综合性特征增强,神话意象之间的有机性、系统性联系加强,神话意象群增多;神话意象中的原始气息逐渐脱落,两汉时期人们的精神需求在神话意象中占据了核心位置。

杨明刚以清代审美意识史研究为例,提出作品、意象、法度与观念是清代审美意识研究的四个维度。其中,作品是中心,意象、法度是媒介,观念是灵魂。研究清代审美意识,首先要摒弃人、论本位的传统史论研究模式,转向作品中心论,从现存清代文艺遗存实例出发,回归作品本身;其次要紧扣意象创构和技法表现这两大核心介质,从意象归纳和技法剖析两途,层层解析清代文艺遗存的类型特征和观念特质;第三要透过清代文艺遗存这一物化形态,发掘主导其意象创构和表现技法的思维方式和审美内核,即主体价值体系,揭橥清代审美意识嬗变轨迹及其对境界涵养的审美价值。

在研究方法上,与会者强调具体的研究中应回到历史情境。李修建认为要结合具体的社会文化语境来研究审美意识,只有如此,才能说清楚审美意识为何如此的问题。戴勇从陶器研究的视角出发,谈到“情境”与西方一些汉学者的“原境”的关系,主张对历史遗留器物的情境予以建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重塑当时的民俗和礼仪,进而了解古人的审美趣味和生命情调。刘劲松提出审美意识的恒定性问题,徐建军认为中国审美意识史应该分期看待,在变化中把握恒常。秦凤博士提出了民族概念的界定问题。戴勇认为,应从历史的动态发展中文化的脉络的断裂问题。因为历史上中国的版图是变化的,在今天看来,当关注文明延续性的传承和体现,关注共时性和历时性两个维度,中华民族的称谓本身就体现了包容性的特质。

 与会者还就如何看待西方学术研究的方法论在中国的运用展开了讨论,田军认为西方学者在研究方法和视角上走的更快,中国学术界还需打开视域,关注细节情境的研究。朱志荣强调整体感和多元一体的研究思路很关键,并就中国审美意识史的研究方法作了总结。他还指出今后课题组将继续关注中国出土文物中的审美意识研究,强调秦汉的简牍、帛书等出土文物将为审美意识史的研究提供更宽广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