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哈佛大学人类学系著名教授迈克尔·赫茨菲尔德(Michael Herzfeld)受我校邀请,作了题为“‘非物质’遗产的迷思——有关文化与控制的反思”的学术讲座。
Herzfeld教授的演讲题目聚焦于他在希腊、意大利、泰国等地研究多年的文化遗产保护问题。他首先从剖析“非物质”(intangibility)这一当下文化遗产的热点问题的理论基础出发,提出问题: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系列文化法规以及各国政府随后推出的相应文化政策中,对“物质”与“非物质”的区分是否是一对认识论上有效的范畴?他随后分析到,在所有的被认定为“非物质”的文化遗产中,其实都必然包含“物质”的或者“可触”的维度,与其界限分明地区分何为物质,何为非物质遗产,不如更深入地探究分析在具体的文化现象中,有哪些维度更趋向于物质和非物质。也就是采取一种“表演性”的路径去考察文化传统,分析其在具体的文化情境当中,通过“非物质”的方式,去产生可触可感的“物质性”效果。
其后教授回顾了他自己建立的“文化亲密”(cultural intimacy)概念——文化身份认同的建立有时并不基于官方制造的冠冕堂皇形象,而是基于被认为上不了台面的,但又极具情感黏合力的国民形象与国民性格的隐秘层面。这种在国民文化身份认同上的两面性,也导致民族国家政府在选择支持或认可某项文化遗产时候有强烈的道德价值偏向性。这也造成了对于文化传统的“物化”(reification)倾向和纪念碑化(monumentalization)倾向。在教授看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物质遗产概念背后,有着强烈的西方19世纪维多利亚时代的道德观影响。它的审美观,也并非普世性的,而更多属于西方现代布尔乔亚阶级的审美观。于是日常生活中很多极具生命力,并对百姓民众影响深刻的文化传统,由于不符合这类价值观,而不可能被遗产名录录入。
最后教授提出有必要超越笛卡尔式的“物质”/ “非物质”二元对立概念所造成的遗产保护困境而走向一种更加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的遗产保护策略。它将更加强调文化的多元性,真正对社会边缘群体的文化保护需求有敏感性,并在自身的方法和路径上,更加具有反思性。这也意味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必要更新它的保护模式,除了与政府系统密切合作之外,更多的让具有文化敏感性的人类学家参与到文化遗产的保护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