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下午,由蔡宗齐教授主讲的“声音与意义——古典诗体的内联性”学术讲座在文史哲楼5303报告厅举行。蔡宗齐是美国伊利诺伊大学东亚语言文化学系教授,著名中国古典文学、文论研究华裔学者,著有《比较诗学结构:三种审视中西文学批评的视角》、《德里达和僧肇:语言学和哲学的解构主义》、《华兹华斯和刘勰的文学创造诗学》、《中国文学批评体系的建立:〈文心雕龙〉与早期文献中的文学观》等。本次讲座是他关于《语法和诗境——古典诗歌新解》系列讲座之一,是蔡宗齐近年来在中美文化比较的视野下,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与境界的表达做出诠释,并且从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历程中加以展开,与西方诗歌坐适度比较研究的成果。
蔡宗齐首先介绍了自己的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他说,“语法和诗境”,所谓语法,指的是研究诗歌语言的方法;诗境,指的是审美的享受和判断。在传统的文学批评中,这两个范畴是批评家关注的重要内容,两者不能决然分开。但是,蔡宗齐试图通过较为分析性、科学性的方法,来研究中国古典诗歌。他指出,古人着重于印象式的语言来表达、点到为止,而今天的研究者,应当致力于解释为什么能产生这种美。而古人最多对个别诗歌也会有分析的方法(如一些诗选),来解释诗歌的结构和语言,这是和古代教人写诗是联系在一起的,和我们现在的研究方法有很大不同。
蔡宗齐认为,古典诗歌的诗法研究,重在两个方面。一是内联性。诗歌几个重要的因素,如韵律、句法、结构,这三者之间的互动产生意境,“内联性”是他作为分析研究的理论框架。二是互联性。他认为,诗体的发展不是凭空而来,而是从长期以来形成的,通过分析比较来找到他们内在的规律和发现。
蔡宗齐通过中西诗歌的比较指出,诗歌中节奏、韵律,停顿的节奏,中西诗歌各有侧重。在中国,三者中节奏最重要。因此,中国诗歌的句法,和西方的语法有本质区别。他将诗歌的句子分为三类:主谓句、提宾句、话题句,三者处于并列地位。在简单地阐释之后,他以具体的诗体为例,探讨其中的主谓句、提宾句、话题句,如何共同创造一种诗境,即节奏和句法,在不同的诗体中,有什么不同的关系。从诗经的四言句,到五言诗,再到七言诗,着重对比了四言和五言的区别。蔡宗齐指出,古人说五言而非四言“文约意广”,其原因在于五言的主谓句,可以通过动词的变换,表达很多不同的意义;相较之下,四言则很难安排,尤其是转折句一类的复句,是很难做到的。七言着重分析了文天祥《过零丁洋》。蔡宗齐还提出了诗歌语句的两种结构——线性结构和重章结构,并以诗经为例进行了说明。
在讲座的最后,蔡宗齐还耐心地回答了在场学生的一些问题。蔡宗齐教授深入浅出、细致解读的讲座,赢得了学生和老师的经久不息的掌声。这次讲座,不仅让在场听众在古典诗歌的理论和批评方面得到了极大启发和思考,也让学生们领略到大家学人的风范和严谨灵性的治学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