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美国北达科他大学音乐系杉浦有朗(NariakiSugiura)副教授应我校音乐学系邀请,在音乐系小音乐厅举行了名为“钢琴伴奏的艺术”钢琴伴奏大师课。
杉浦有朗副教授作为国际钢琴演奏家,经常在美国、欧洲和亚洲举行钢琴独奏音乐会、室内乐、重奏音乐会、演讲和大师班。他在意大利举行的个人音乐会获得了“最敏锐的钢琴触键感”的评价。自2002年起,他与大提琴演奏家艾米莉罗•科隆(Emilio Colón)一起在匈牙利、意大利、日本、韩国等国举行巡回演出,获得高度评价。他曾在“英雄”古典唱片公司(Eroica Classical Recordings)录制CD并担任大师音乐出版公司(Masters Music Publications)的室内乐编辑。杉浦有朗在美国印第安纳大学获得钢琴演奏学士、硕士及博士学位。他曾两次获得印第安纳波利斯比赛大奖,并在东京举办的全国音乐大赛及西班牙和拉丁美洲音乐比赛中荣获桂冠。他曾是大提琴泰斗史塔克(Stark)的专职钢琴伴奏。
本次讲座主要讲授钢琴伴奏的艺术,重点讲解了钢琴演奏法在钢琴伴奏中的运用,并针对不同音乐作品的时代、风格特征,详细讲授思维与演奏技巧。由于杉浦有朗副教授身兼钢琴独奏家及室内乐、伴奏演奏家,此次他分别从独奏、合作及伴奏的不同视角对钢琴演奏者在不同身份下的演奏进行了深入探讨。
此次讲座也是对我校音乐学系钢琴和弦乐表演专业的学生的演奏进行专业指导的大师课。在第一首勃拉姆斯的《c小调谐谑曲》中,大师讲解了钢琴的踏板的运用,例如在恰当时候踏板多加些可以增添整首乐曲的色彩,但是在这首作品中踏板则不需要踩的太多。本曲的钢琴和弦低音要有更多深入的感觉,当和弦低音突出时,右手不是非常重要的。当不同的段落出现时,钢琴要做好段落之间的衔接,特别要注意和弦的连接。乐曲后部分呈现给听众的是交响乐的感觉。因为钢琴是作为小提的伴奏,因此当两边出现相同的旋律时,钢琴要注意音量不要盖过弦乐,在单独演奏时可以突出自己本身的旋律。而作为主要演奏方面的小提琴,要清楚演奏的第一主题和第二主题有什么不同,想好怎么做,才能使伴奏更好的配合。拉琴时的动作和音乐要统一,不要像在打拍子。
在第二首勃拉姆斯《大提琴奏鸣曲》中,杉浦有朗副教授认为,大提琴的节拍练习非常重要,要旋律化。而钢琴则需要有一些渐强减弱来支撑大提,音乐要流动向前,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烘托出大提,这样才能使大提自然而然的把情绪表现出来。他特别强调,每一位钢琴伴奏,在演奏前都需要学习一下自己伴奏的乐器,这样伴奏时才能根据这些乐器音色的不同,来调整自己的演奏方式。大师还通过在大提琴上的示范告诉我们,从大提的La我们就可以听出,四个La的色彩都不相同,由色彩带出的感觉也是不同的,有开放的也有明亮的,因此钢琴演奏者也需要根据这些不同的色彩来调整自己的触键方式。
第三首德彪西《g小调奏鸣曲第一乐章》杉浦有朗副教授特别向我们强调了该曲的写作背景。他认为,钢琴要注意不能盖过小提琴的声音,并再次强调了乐器之间相互配合的重要性。德彪西的音乐特点如同莫奈的画,远看很清楚,近看却是一些零碎的小点组合而成,而钢琴中的和弦就如同这些点,只是其中的部分,演奏时的注意力不需要集中在每个点上,我们更要注重的是整体的效果。音响稍弱些,带有朦胧感。大师特别提醒我们,作曲家在写2对3,3对4这种类似的节奏时,并不是希望我们做的很明显,而是想表现音乐大的线条。本曲中小提的滑音要很有说服力,不要有太多的忧郁。
杉浦有朗副教授在每首曲子演奏后都为我们做了很棒的示范,使我们对钢琴伴奏的技巧与掌握有了更多更深入的了解,他特别向我们强调了作为钢琴伴奏要尤其注意与其他乐器之间的配合,钢琴在演奏时需要根据主要乐器音响效果的不同不断的调整,这样才能将作品更好的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