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讲坛第141讲:魏乐博谈“华人社会与全球宗教趋势:世俗化、宗教化与躯体化”

发布时间:2014-06-20浏览次数:8

  

527日,大夏讲坛第141讲在闵行校区图书馆报告厅举行,是来自美国波士顿大学的魏乐博教授(Robert P. Weller)作了题为“华人社会与全球宗教趋势:世俗化、宗教化与躯体化”的报告。魏乐博教授是国际著名的人类学家,也是非常著名的中国研究专家,是一位国际知名的“中国通”。他对中国的民族、民俗、宗教、社会工作以及公民社会等方面都有很深的研究与造诣。演讲中,魏教授就当代华人社会中有关宗教的世俗化、社会化、全球化以及当代中国社会的信仰转型、传统宗教与社会变迁、宗教的社会服务等关系,皆有精彩与深刻的论述。

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田兆元教授,人类学研究所所长、人类学家Nicholas Tapp教授、副所长吴旭副教授、民俗学研究所所长王晓葵教授、社会学系赵晔琴副教授、魏巍副教授等参加报告会。社会学系与宗教与社会研究主任李向平教授主持讲坛。

魏乐博教授演讲比较研究了法国的政教关系模式,北欧与台湾地区的宗教发展方式,其中包含了全球化和地方化不同模式的比较。演讲的核心问题是,在宗教人类学或者在宗教社会学或者在华人社会的研究当中,宗教与世俗的关系如何?宗教与神圣的关系如何?什么是宗教?什么是信仰?这些都是历来争论很多的重大问题。

魏乐博教授从去世俗化和去宗教化来定义和讨论两岸的宗教现象和华人宗教、信仰的特点。在基督文明或者基督教的影响观念下,人们会使用“宗教”这个概念来区分“神圣”与“世俗”,区分“正”和“邪”,基督教最喜欢告诉你什么是真理,什么是“正”的和“邪”的。对此,魏乐博教授指出,华人社会里面的宗教,或者对于华人信仰习惯来说,好像没有这么区分,华人用自己的生活习惯来整合“神圣”与“世俗”,也整合了“正”和“邪”。这就提出了目前华人社会中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我们安身立命于何处,我们如何来定义我们最神圣的地方。如何定义正、神圣、世俗、正和邪,这既是专门的学术概念,但更多是一个“接地气”的问题,这与宗教、信仰现象如何与本土的社会、文化、风俗与习惯都息息相关。

魏乐博教授主张,华人的文化、躯体、信仰已经嵌入在社会与习俗当中,这个社会与习俗恰恰就是华人的安身立命之处。

演讲中提出的问题及其论述,给学术界固有的研究形成了很大的冲击。借用魏乐博教授的一句话来说,人类学是全世界的对话。那么,华人社会及其信仰也是全球宗教与全球社会的对话;而一场精彩的演讲,实际上就是一场充满理性、激情、热烈而有深度的对话。演讲结束后,与会者与魏乐博教授进行了自由而热烈的互动与讨论,既有全球视野与学术深度,更有中国情怀与人文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