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场校级学术讲座:李海伦谈“中国音乐的海外跨国流动”

发布时间:2014-06-04浏览次数:13

  

55日,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民族音乐学教授李海伦(Helen Rees)受社会发展学院人类学研究所邀请,作了题为“中国音乐的海外跨国流动”的精彩讲座。

讲座首先梳理了华人在十五世纪至十九世纪期间,移居海外的历史,早期去往东南亚、美洲地区的移民主要来自广东和福建的沿海地区。从十九世纪末开始,随着北美、西欧等国移民政策的改变,中国人移居国外的原因更加多样化,同时东南亚移居海外的群体中,也有相当部分为华人,不同的流散群体将自己本社区的传统音乐带到移居国。例如东南亚各国存在的南管乐团曾经多达100多个。南管作为乡音,有联系侨乡及闽南移民社群的作用,还有“帮助乡亲”的角色。福建的很多高甲戏、芗剧、梨园戏、打城戏、木偶戏和布袋戏班先后出国演出,他们所到之处包括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越南、缅甸、印尼和菲律宾等地。在马来西亚建立的业余“华乐团”,很快就作为民族认同的标记。

在北美的移民社区当中,卡拉ok是主要的娱乐方式,与移民阶层和身份有密切关系。华人社区的卡拉OK,表演科仪大致分为三类:(一)来自香港和广东的中产阶层,主要用卡拉OK唱粤剧,为了保持他们社区的内部文化联络;(二)来自台湾的富裕职业阶层,主要以普通话、闽南话及英语,演唱流行歌曲,以唱卡拉OK,当作身份的标志,显示自己的财富及竞争精神;(三)来自马来西亚的华人,其中大部分是工人,有不少是美国非法移民。他们用卡拉OK,与有共同体验的同胞,保持联系及表达自己的心情,从单调乏味的日常生活中,寻找一种“逃离”机会。

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华人音乐的海外跨国流传具有更鲜明的特色,开始主动糅合西方流行音乐的元素,并在制作上与跨国音乐工业有了更多的融合。

最后,李海伦教授根据民族音乐学家Trimillos有关音乐全球化中三种模式:散居模式,学术模式和舞台模式的理论,归纳了海外中国音乐流传的主要特点,历史上以散居模式为主,学术模式在当代逐渐增加,纯舞台音乐尚有待开发。

李海伦教授曾任UCLA民族音乐学系系主任,研究领域主要为云南纳西族洞经古乐,以及汉族传统音乐以及美国民间音乐。她是国际民族音乐学领域中颇有建树的学者,也活跃于中西方音乐文化的交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