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下午,加拿大麦吉尔大学(McGill University)东亚学系方秀洁教授做客我校人文社会科学“百场校级学术讲座”,在我校闵行校区图书馆报告厅五楼会议室作了题为“性别差异——季娴(1614—1683)诗歌中隐士形象的建构”的讲座。讲座由中国语言文学系查正贤副教授主持。
方秀洁教授认为清初女诗人季娴诗歌中的隐士形象的建构是有性别的意义存在的。以此为基点,方教授分三个部分对季娴诗歌中隐士形象的建构这一问题作了详细的探讨。
第一部分主要梳理了隐士的文学形象与性别问题,并简单介绍了海外汉学家有关隐士的研究成果。方教授提出,隐士是一个独居、超然、脱俗的男性品格;退隐则相对于官场仕宦生涯而言。在唐代以来的诗歌的传统中,陶潜便一直高居在隐士之祖的位置之上。因此方教授又重点强调分析了陶潜诗歌创作中所建构的“隐士”形象,进而提出,自陶潜以后,有关隐士的语言、意象和主题在中国历史上绵延不断地被文人所借用、重塑。隐士主题和形象在社会上、文化上和文本上都被肯定为不可磨灭的男性性别选择。退隐是相对于官场仕宦生涯而言,那么作为女性,没有官场仕宦生涯的选择,又如何可以选择退隐?从儒家性别意识形态上来说,她们本就应该处于深闺,与世俗隔离,退隐这个概念根本就不应该存在了。进而提出思考:是否隐士诗歌的男性背景就使得女性退隐成为一种不可能性的主题?
第二部分主要梳理季娴的家庭背景。季娴幼年时便对佛教无限向往,欲奉佛,誓不出嫁。因父母阻止未能偿愿。婚后婚姻生活不幸,后与丈夫分居专心礼佛。
第三部分重点分析季娴有关的隐居主题的诗作。季娴隐居主题的诗作占其全部诗作的十分之一。除《偶成》“欲效鹿门隐,其如荆布身”中性别的社会背景突兀地侵入诗人的思想,其他诗作中几乎不能看到女性书写的痕迹。除此之外,方教授又重点分析比较了季娴训导幼子幼女的诗作《庭训》与隐逸题材的诗作《偶成》,探讨了季娴在两者之间的一种分裂:一方面要模范地履行妻子、母亲的角色,一方面又表现出对隐逸的向往,但却限于女性的身份,不能得偿夙愿。只能与夫分居,专心礼佛。
讲座的最后,方教授提出:能否把季娴看做男性的陶潜?不能选择弃官归隐等男性职位角色才能做的选择,只能在一夫多妻的家庭中寻求独居和隐居。观点独到,发人深省。
讲座结束以后,查正贤副教授做了总结发言。随后在场的同学们也就女性著作研究的相关问题与方秀洁教授展开交流,方教授一一作了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