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下午,我校终身教授报告会第三场在外语学院报告厅举行。外语学院高宁教授作了题为“关于‘可译/不可译’的形而上与形而下思考”的报告,复旦大学外文学院李征教授应邀出席并作了点评。
高宁教授以李白《静夜思》为例,围绕诗歌翻译的可译性问题展开了形而上与形而下两方面的思考。首先《静夜思》中包含的多种意义关系在英译时,只能择其一种翻译,从而出现了所谓的不可译性。对此,高宁教授以日语训读翻译为例,说明这种不可译性不具有普遍意义,提出需要在形而上学的层面进行探讨。
在形而上层面,高宁教授借鉴维特根斯坦等哲学家的观点,说明世界是“分节化的”,而“分节化的世界”正是言说的基础,言说则是翻译之母。同时,语言是群生性的,语言的意义在于使用。在人与人交流的语言使用之中,翻译也应运而生。因此,高宁教授认为凡是可说的,皆是可译的。另一方面,在形而下层面,高宁教授认为可译之中通常也含有不可译,而不可译的因素往往并不能影响语言本身的可译性。因此,可译与不可译处在一种互以对方为生存条件的关系之中。
在此基础之上,高宁教授又借用“论理空间”这一概念解释可译性。他赞赏日本学者提出的一个观点,即译者与作者“论理空间”差别的大小,决定了可译度的大小;翻译即是将对方的语言纳入自己的“论理空间”进行理解。因而当“论理空间”接近时,可译度也高;反之差距过大时,翻译行为的性质也将发生改变,成为一种“习得”。以此观点重新审视日本的训读,高宁认同训读在日本起初是一种习得模式的观点,同时又认为在经历1400年的演变之后,如今已固化为一种翻译的方法。这种方法使得“论理空间”差距很大的译者也会拿出相似的译文,凸显出训读与当代译学间的龃龉。解决这一矛盾,正是当今译界的一大挑战。
高宁教授的报告从《静夜思》这一小小的翻译实例入手,深入到哲学层面探讨翻译,从理论上厘清了可译与不可译的问题之后,又再次回到现实,观照日本的训读翻译。其深入浅出的讲解、宽广的学术视野及严谨的治学态度,给在座师生留下了深刻印象。报告之后,复旦大学的李征教授亦做了精彩点评,并针对学生们的情况,谈了做研究的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