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懿娴谈“利玛窦、莱布尼兹和礼仪之争”

发布时间:2014-05-22浏览次数:95

  

424日下午,台湾东海大学哲学系俞懿娴教授做了题为“利玛窦、莱布尼兹和礼仪之争”的学术报告。此次报告为思勉人文讲座第195讲,由哲学系宗德生教授主持。

讲座分三部分。首先,俞教授简单介绍了利玛窦和莱布尼兹的生平。利玛窦,意大利籍耶稣会士,是第一位踏上中国领土、将基督教儒化从而顺利传布基督教的人。莱布尼兹是一个伟大的数学家、科学家,生于惨遭天主教与新教三十年战争蹂躏的莱比锡,面对如此残酷的现实,反思宗教成为莱布尼兹思考的主要内容。在此之际,利玛窦将中国视为道德高尚的国度介绍到欧洲,这无疑引起了莱布尼兹的关注,因此莱氏成为第一个具有中国知识的哲学家。

第二部分,“礼仪之争”的背景。中国一直以“天朝上国”自居,耶稣会士若想让中国人接受基督教,就不得不将基督教中国化,在此过程中便引起了“礼仪之争”。该争论的焦点有三:中国古代经典中的“天”与“上帝”是否可视为基督教的“神”;教徒可否祭孔祭祖,敬拜皇帝;康熙与教廷之间的冲突事件。

第三部分,“礼仪之争”在中国和欧洲所引起的争议。在中国,“礼仪之争”历经以下几个回合的论战。首先由龙华民引发“语辞之争”,接着1693年颜璫主教颁布禁令要求禁止使用“天”、“上帝”这样的语词,1704年教宗格来孟十一世禁止中国教徒参与任何祭天、祭祖、敬孔仪式。康熙帝对此回应说,中国千年以来都奉行孔子之道,若有人反对祭祖敬孔,将无法在中国传教。1720年,嘉乐奏请康熙皇帝准许中国传教士与教徒自由遵守教皇禁令,而康熙皇帝仍坚持天主教在中国行不得。在欧洲,“礼仪之争”的展开表现为法国索邦教授批评李明和利高比的“调和论”。双方争议在1700年之后达于高峰,而莱布尼兹通读双方著作之后,站在了利玛窦一边,继而发表四篇短文,肯定利玛窦的功绩和传教方式。莱氏认为,中国人对孔子的崇敬,是一种象征性的社会仪节,最多可视为某种政治性的仪式,称不上是“宗教”。莱布尼兹并与龙利进行论战,莱氏坚持只要中国人举行祭祀是为了表达对祖先和圣贤的崇敬感恩,而非邀福求利便可。他同时指出,龙利等人对中国人的批判是在文献不足的情况下做出的,乏批判是没有力度的。现代哲学家迈克•比灵顿对利玛窦做了高度评价,视利玛窦为文化对话的普世楷模。这里,俞教授赞同比灵顿对利玛窦的评判,同时肯定莱布尼兹普世精神和追求宽容的态度。

讲座引起在座师生的广泛兴趣。宗德生教授从语词学角度就“天”的问题与俞教授进行交流、对话,同学们亦积极提出问题。俞教授以严谨、谦逊的态度一一做了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