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讲坛第136讲:何碧玉谈“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旅法的中国作家”

发布时间:2014-05-16浏览次数:20

  

418日下午,应我校外语学院邀请,法国著名汉学家、中国当代文学翻译家、法国国家东方语言文化学院远东研究主任何碧玉教授(Isabelle Rabut)做客大夏讲坛,在闵行校区外语学院333报告厅为我校师生带来了题为“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旅法的中国作家”的精彩报告。此次报告会由外语学院院长袁筱一教授主持,法语系教师金桔芳博士担任翻译。

在报告中,何碧玉教授重建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作家与法国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使我们从另一个角度窥见了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文学的一部分面貌。她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四部作品出发,分别是:郑振铎的《欧行日记》(1917),李金发的《李金发回忆录》(1918)、苏雪林的自传体小说《棘心》(1929)和杨绛的《我们仨》(2009)。

何碧玉教授首先归纳了这些作家赴法生活的背景和动机。或出于家人的希冀,或亟欲逃离家庭樊笼,或是远离时代的烽火,他们选择远赴法国。在他们的作品中,他们对时代、对家庭的复杂心理都有所体现。接下来,何碧玉教授摘取了不同作家对法国生活的记述,从日常生活和读书交友等方面再现了他们的生活状况。在法国高昂的日常开销没有减弱他们学习的热情,反而促使他们精打细算、努力学习。他们经常光顾图书馆、书店,甚至塞纳河畔的旧书商,如饥似渴地阅读“在中国读不到的珍本”;也时常去博物馆感受西方艺术。旅法生活虽然清苦,但是并不孤独:旅法中国人之间的交流非常频繁,各位作家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这为后来他们归国创作、在中国文学界立足打下了良好基础。报告的第三部分则着重介绍中国作家眼中的法国,以及旅法作家们和中法两国文化界的交流等,从比较文学和跨文化交流的角度将这一群体现象赋予了时代意义。

何碧玉教授总结道,旅法经历开阔了这些作家的视野,使他们在各方面收获良多。身在海外的他们和中法文学界都保持了紧密的联系,在文化交流中往往扮演了中间人角色。了解他们的特殊经历对于我们从另一个角度研究、思考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文学的面貌乃至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脉络均有所助益。报告结束后,与会的师生就中国文学外译、当代法国文学等领域积极提问,与何碧玉教授进行了交流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