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姜澎)李泽厚的《哲学纲要》、阎步克的《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张涌泉的《汉语俗字研究》、罗宗强的《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等4部专著,昨天获得第二届“思勉原创奖”。范伯群的《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获得了提名奖。
创新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文史哲等传统学科是否还有创新”一度引起了全国学术界的争论。在“思勉原创奖”设立之初,这也成为该奖项评价标准究竟如何确定的一个关注热点。据华东师范大学社科处负责人许红珍介绍,经过征集全国学者们的看法,并经历了几次争论以后,大家一致将这一奖项的评奖标准确定为“文史哲的研究是否原创,在于后人在研究这个学术问题时,不能绕开本著作提出的观点,也不能绕过获奖著作中所作的研究”。
据了解,著名学者李泽厚先生去年有两部著作《美学四讲》和《哲学纲要》进入了评审,在百份问卷测评时,一位通讯评审专家在书面意见中直言此书“不是首次出版,是旧作剪贴与修订”。评审现场,来自文学、史学两组的一些专家认为,《美学四讲》的学术影响已在哲学之外,上世纪80年代形成的阅读记忆至今无法抹去。有的哲学组专家则说,李泽厚在特定时代的影响虽然是同代学者无法比拟的,但20多年后看来,其学术观点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最终《美学四讲》得到83.25的平均分,名列第七,未进前五。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童世骏称,思勉原创奖的评选是将原创作为人文研究的目标,这种对原创性的张扬有利于改变我国学术界存在的急功近利的不良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