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德国柏林自由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文化与历史研究首席讲座教授余凯思(Klaus Mühlhahn)先生做客我校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主讲“思勉午餐沙龙”第70讲,主题为“德国与中国的文化互动(Cultural Interactions Between Germany and China)”。沙龙由中文系杜英副教授主持并作评论,中文系教授朱志荣老师、德语系冯晓春老师和剑桥大学访问学者Hans van de Ven(方德万)教授等参与了本次沙龙。
余凯思教授以1848-1948中国与德国的关系为主题展开报告,大体分为1848-1918德意志时期、凡尔赛条约后1918-1937与帝国时期。首先他讲述了1848-1918德意志时期的中国与德国的各方面关系。1848-1865年,商贸、使团以及外交关系的开始,在艾林波伯爵(Friedrich Albert Graf zuEulenburg)的领导下普鲁士向东亚扩张,中国方面1866-1880年,崇厚出使德意志;1866-1895年,属于双边关系的扩展时期,经济上1889年成立德华银行,文化上科考人员和传记作家出现,郭士立(Karl Gützlaff)等的传教士在中国的传教活动开始;1895-1905年,则属于殖民地的扩张和反抗时期,如1896年德国决定胶州湾将成为德国殖民地,1898年3月6日德国强租青岛99年,1900或1901年德国派兵参加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运动;在外交和文化政策上,1907“同济德文医学堂”成立,1906派遣中国留学生来德国;在第一次大战期间,孙中山认为是否参战关系到中国的存亡,于1917年与德意志帝国中断外交关系,向德国宣战。
接下来,余凯思教授以“凡尔赛条约失败者的同盟”为标题进行了讲述,他概括了凡尔赛条约后的世界秩序并认为此为德中关系的新篇章。不仅凡尔赛和平会议成为中国五四运动的导火索,中国许多知识分子都受到德国文艺思潮的影响,他提到了郭沫若与德国浪漫主义思潮的关系;而在北洋军阀时期,理查德•威廉在法兰克福成立了中国研究所,1926年成立东亚艺术协会;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德在武器装备和原材料成为举足轻重的商业伙伴,德国人分别成为国共两党的顾问。紧接着余凯思教授讲述了二战期间德国与东亚地区的关系,1936年德国和日本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1941年中国对德宣战。
报告试图梳理1848-1948年间的中德之间的历史互动,给出了中国与德国之间交流的一条较为清晰的脉络,给我们深入研究中德之间的关系以基础性的认识。报告结束后,余凯思教授与在座的师生进行了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