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视野下的中国都市研究”第二届都市研究高级研修班顺利闭幕

发布时间:2013-07-16浏览次数:17

 

2013624日下午,由美国哈佛燕京学社、香港大学香港人文社会研究所与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史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比较视野下的中国都市研究”第二届都市研究高级研修班顺利闭幕。本次研修班由上海史研究中心主任、历史系教授姜进和上海史研究中心秘书、历史系副教授阮清华组织并全程主持,招收了来自海内外不同学科20名学员,并且邀请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授课,讲授有关都市研究的不同理论、方法,力图开拓年轻一代中国都市研究者的研究视野,凝聚都市研究新生力量。研修由开幕式、主题演讲、提问和讨论、都市行走、学员报告、圆桌会议等多个部分组成。

18日至23日,研修班举办了一系列主题讲座,包括:哈佛大学政治系裴宜理教授主讲的“比较视野下的中国都市”、耶鲁大学人类学萧凤霞教授主讲的“第二次翻身:中国南方城市的乡村地产和文化归属”及“中非间的交遇:飞地与家园失落”、四川大学城市史研究所所长何一民教授主讲的“关于西藏城市史的几个问题”、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巫仁恕主讲的“明清江南的休闲消费与城市空间的变迁”、哈佛大学商学院助理教授Meg Rithmire主讲的“中国的第三次土地革命:1988年的土地法和房地产经济的形成”及“建房推动下的城市化:对比中国、西班牙和中东地区城市发展的内在逻辑”、上海交通大学公共经济与社会政策系陈映芳教授主讲的“城市中国的逻辑:几点反思与归纳”、哈佛大学人类学系教授Theodore Bestor主讲的“京华与瓦砾:对2011年日本地震之灾反思”、“Doing Fieldwork in Japan”和“寿司的全球化”、佐治亚理工大学历史系卢汉超教授主讲的“西方城市史研究概论——兼及美国的中国城市史研究”、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满志敏教授主讲的“历史城市空间扩展的尺度定义和条件”、耶鲁大学人类学系助理教授Erik Harms主讲的“从上而下和由下至上:以人类学的视域来研究城市”和“新西贡的奢华与赤贫:胡志明市的新城区和发展带来的挑战”、华东师大历史系冯筱才教授主讲的“从社团发现城市:20世纪中国的经验”、华东师大中国城市研究中心宁越敏教授主讲的“中外城市发展比较”等。

期间,各位学员还分三条线路进行了都市行走,对上海的老建筑、历史记忆等进行了考察,学员受益颇丰。

24日,研修班进入到学员报告环节,学员们分别陈述了自己构想的研究计划,并且接受其他学员的提问讨论。学员们从不同学科出发对于“比较视野下的中国都市研究”进行了探索,而在互相讨论之中获益匪浅。最后,在圆桌会议上,学员和老师之间进行了交流,反馈了在研修班期间的收获,对于下届研修班提出了良好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