蒂莫西•罗伯茨谈“‘例外论’在美国历史中的意义”

发布时间:2014-02-12浏览次数:22

  

1220日,思勉人文讲座第179讲在闵行校区人文楼5303学术报告厅举行。中美富布莱特交流项目访问教授、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历史学副教授历史系蒂莫西•罗伯茨(Timothy Roberts)做了题为“‘例外论’在美国历史中的意义”的报告。本次讲座由历史系林广教授主持。我校多个院系的师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罗伯茨教授于英国牛津大学博士毕业。其研究和教学重点包括美国宪法史、早期美国史和美国奴隶制度和废奴史。著述有《遥远的革命:1848年欧洲革命与对美国例外论的挑战》等。

本次讲座指出:最近几十年,随着美国历史研究的总体转向,“美国例外论”或者“人类历史之美国独特角色”的历史研究已然成为一个热议的话题。“例外论”神话的特征是:基于美国丰饶的国家资源、革命性的缘起、共和政府的持续性、清教文化以及天定命运诸因素的考量,深信美国有着极具个性的特点或者走着不同寻常的道路。

罗伯茨教授介绍了美国现总统巴拉克•奥巴马似乎也面对其政治对手更多的批评,他们指责奥巴马没有秉持明显的“美国例外”信念。从影响大众文化到在外交政策中充当关键角色方面,“例外论”的理念一直影响不断。这到底是为什么?报告试图以透过美国历史探寻“例外论”神话的根源、强调对“例外论”的各种争议的方式来回答,报告中列出了一些秉持美国“例外论”观点的著名人物,如约翰•温斯罗普、托马斯•潘恩、约翰•L. 沙利文、亨利•鲁斯、约翰•F. 肯尼迪,他们往往视“国家例外论”为一种民族美德。同时报告也指出那些反对美国“例外论”的人物,包括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亚伯拉罕•林肯、马克•吐温、哈罗德•J. 拉斯基等,认为美国例外论会带来负面、危险的结果,他们通过展示美国和其他国家在各个历史时期政治、社会状况的相似性来批判“例外论”。

报告也指出:随着各国国际影响力的增长,“例外论”的概念是否能给我们提供一种对比不同国家知识或者文化史的路径?世界各国多声称其具有各自特性,但这些主张是否可以定性为“国家例外论”?

讲座引起了师生们的兴趣,大家就相关问题与罗伯茨教授开展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