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教授、中法研究中心主任潘鸣啸(Michel Bonnin)教授,在闵行校区人文楼5303学术报告厅作了主题为“文革中的知青一代”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为思勉人文讲座第173讲,由历史学系许纪霖教授作会议主持,历史学系唐小兵老师、中文系李明洁老师等与会,并吸引了来自全校各院系的近百名师生听讲。
本场讲座主要探讨的是1968至1980年间(文革时期)知青一代。潘鸣啸教授在本次讲座中,并没有过分渲染那个时代的社会惨象,而是从他作为历史学家的个人经历出发,阐述了他关注文革这段历史时期的原因和背景。在他看来,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中国历史,并非仅仅是中国的历史,当时中国所正在进行的社会运动,不仅直接联系着非此即彼的冷战大背景,更与世界性的“左倾”现象紧密联系。1970年代,潘教授到了香港地区,进行半工半读。他广泛地搜罗与文革相关的报刊杂志,从偷渡知青的口中探求海岸对边的情形,在相关的理论研读之中进行深度思考。
这场史无前例的政治运动,彻底地改变了整整一代中国城镇青年的命运。不过,历史的复杂性并不妨碍理论解释的出现。在整场讲座中,潘教授从意识形态动机、政治动机、经济动机和农业发展四个方面,阐释这场运动发动、持续以及戛然而止的动机与理据。其中,意识形态动机更具支配性地位。在他看来,当时的中国最高领导人从思想层面上,并不满意从1949年到1960年代的教育实践,更有甚者,认为当时的教育有可能使中国由“红”变“白”,从而走向修正主义的路子。这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危机意识,是一种在冷战视野之下的敌我战争,卡里斯马型政治统治之下的英雄领袖,毫无疑问地需要首先考虑这个问题。
在介绍完这场运动的动机之后,潘教授将视野转向了“知青回城”的问题。在潘教授看来,1977年前后的“知青回城”问题呈现出了异常复杂的面貌。大部分的知青由于非志愿的被召集,在接触到农村的恶劣条件之后,身份的困惑与婚姻家庭的难题接踵而至,“回城”成了他们异口同声的呼唤。而这种异口同声的呼唤,伴随着对意识形态的时代性质疑、卡利斯马型人物的逝去而愈演愈烈。中央高层在面对全国性的歇斯底里上却犹疑不决。
最后,在场师生向潘教授就讲座的主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