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10日,我所吴刚平教授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课程思想的古典遗产与现代形态研究”在理科大楼A204举行跨学科主题沙龙。我所六位核心课题组成员――吴刚平、周勇、安桂清、黄小瑞、余闻婧、范敏以及其他六个国家重点研究基地的相关专家参加了此次沙龙。
课题主持人吴刚平教授就选题缘由、研究思路、研究进展以及存在问题等几个方面做了重点介绍和诠释。周勇教授以《孔门私教及其课程思想》为题,介绍了他所承担的子课题进展情况。周勇教授以《诗经》为例,分析了孔门六艺中所蕴含课程思想及其意义,并以此为基础阐释了此课题在进展中遇到的一些困惑与难题。
来自六个重点研究基地的与会专家充分肯定了课题的进展,并一致认可此项课题对于研究与继承中国课程思想的古典遗产,探索与总结课程思想的现代形态具有重要的价值。
专家们对课题研究提出了许多宝贵建议和期望。比如,界定本课题中“课程”的概念内涵是本研究的理论前提;在研究过程中,正确处理好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是深入此课题的重要原则;如果能够通过对中国课程思想的古典遗产的梳理过程提炼出中国特色的课程概念体系,并深入探讨中国课程思想的古典遗产转变以及影响现代课程形态的机制,进而为当代学校课程的建设提供有益的启示,那么此课题的研究将更深入,成果也将更丰富。此外,专家们还就“六艺”的演变、以及东西方话语体系、本课题中的概念界定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