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普狄斯谈“为承认而斗争或构建接受性?重新思考人类纪时代的政治与批判”

发布时间:2014-01-24浏览次数:27

  

1217日,思勉人文讲座第176讲在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人文楼5303学术报告厅举行。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的尼古拉斯康普狄斯(Nikolas Kompridis)教授,做了题为“为承认而斗争或构建接受性?重新思考人类纪时代的政治与批判”的演讲。本次报告由我校政治学系吴冠军教授主持。政治学系约瑟夫G马奥尼(Josef G. Mahoney),哲学系王寅丽、张小勇等老师和部分同学参加了讲座。

康普狄斯教授是国际著名的哲学家与政治理论家,曾与哈贝马斯共同开展研究,也曾参与同批判理论家本哈比与霍内特等人的论争。康普狄斯教授广泛关注承认、身份认同、美学、艺术等理论领域,近年来正聚焦于形成其有关“接受性”(Receptivity)的理论。主要著作包括:Critique and Disclosure: Critical Theory between Past and Future (MIT Press, 2006) 以及Philosophical Romanticism (Routledge, 2006)

本次讲座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在第一部分中,Kompridis教授提出了人类纪这一思考背景,指出当前地球和人类面临的诸多来自自然和社会的新威胁,从而提出其所关注的第一个问题,即从规范层面重新思考人类应当如何应对这些新状况。之后借用批判理论和浪漫主义两种理论资源进行了阐述。指出应当突破人类例外主义,以主体间性重新思考人与非人的关系,重新思考何为人。

在第二部分中,康普狄斯教授将对人与非人关系的思考,与其深思熟虑既来已久对“承认”和“接受性”的思考相结合。首先以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库切所著《动物的生命》一书为引,揭示出有时误解不是承认层面的失败,而是接受层面的问题。进而引申出承认与接受的区别,指出接受性意味着做出回应的责任。最后Kompridis教授将其最为关切的问题总结为:当他者(尤其是非人的他者)用我们无法理解的方式来阐述其所遭受到的不正义感受时,我们应当如何理解、接受、回应?并指出,生活在世界上的人和非人都是一个主张者,无论我们理不理解其主张,都必须回应,回应的过程也是产生意义的一个过程。

讲座中提出的诸多启发性概念和耐人沉思的问题引发了与会师生的思考。康普狄斯教授也表达了对于下一次讲学交流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