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校庆终身教授学术报告会第23场:牟发松谈“略论汉唐间江南的稻作农业与水利工程”

发布时间:2014-01-07浏览次数:30

1211日,2013年校庆终身教授报告会第23场在历史系1206教室举行。我校终身教授历史系牟发松老师做了题为“略论汉唐间江南的稻作农业与水利工程”的报告,报告会由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主任黄纯艳教授担任评议。

牟教授由中国古代汉唐之间的政治、经济中心的南移为引,强调了在此期间水稻种植业的重要性。同时又从汉唐间文献的记载中,陈述了不同时期“江南”地域观念的变化,明确了本次报告题目中的“江南”即《隋书•地理志》所谓“江南”,大致为旧史中的“江东”、“江西”即今长江下游地区。其次,牟教授从良渚文化为基于考古学的水稻种植起源地展开讨论,对汉唐间“水耕火耨”的稻作方式进行了解释,指出该种植方式的本质特征是适用于地广人稀而且水资源、水产品丰富的特定地带,而在东汉魏晋时期,还存在着与之有别的另一种较为先进的稻作方式,即以水利工程的标志的所谓“水田制之由人”、“以沟为天”。牟教授具体分析了江南的“江西”即江淮地区稻作生产在东汉魏晋时期的曲折发展,以魏晋之际杜预主持的东南军屯为例,指出当时江淮地区的大修陂塘及稻作扩张,是一种“大跃进”式的不正常发展,极强的军事性、权宜性为其特点。而在江东地区,东汉时期针对会稽山脉以及其山会平原的特殊地形,修建了鉴湖,蓄水滞洪,灌溉水田。同时针对该地区的渐水,又有钱塘的修建,捍潮拒咸。牟教授提出,虽然在水利设施的修建中有一部分是私家修建,主要还是以政府主持修建为主,但是,大姓豪族等地方社会势力在水利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特别值得关注。东晋南朝时期,地方势力不断地介入到水利设施的修建和管理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汉唐间江南稻作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其重要标志,是江东地区“带海傍湖”的“会土”(宁绍平原)出现了数十万顷依赖农田水利保障的“膏腴上地”,这是对东汉山会地区镜湖、钱塘县防海大塘工程的继承、发展,是以完善的农田水利设施为特征的先进稻作方式对南方传统的粗放原始的稻作方式的局部胜利,也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经济重心南移这一重大变动的发轫。中唐是又一个重要节点,中唐以后,江南出现兴修农田水利工程的高潮,全国水利工程兴修重心移到江南,特别是江东地区,“以沟为天”的水利田面积急剧扩大,稻作相对于旱作的潜在优势开始发挥、显现出来。与之相对应的是,南方社会经济开始超越北方,表明中国前近代社会所能容纳的生产力还远没有到衰竭的地步。

黄纯艳教授对牟教授的讲座进行了评议,指出报告一是从稻作农业演进的角度,深入地揭示了经济重心南移的启动历程和根本动因,二是对汉唐时期江南稻作农业发展的进程作了清晰的梳理,三是围绕火耕水耨和精耕细作这两种稻作方式的消长变化,对若干重要问题作了新的阐发。他还谈了自己的两点启发。第一点是如何在丰富的学术积累的问题上进一步前进;第二点是经验判断对于学者论文写作的实际意义。进入互动环节后,牟教授对同学们的提问都给出了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