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华谈“民国初期‘共和’概念与文学文化的转型”

发布时间:2014-01-06浏览次数:33

123日,思勉人文讲座第170讲在闵行校区人文楼5303学术报告厅举行。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荣休教授、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致远讲席教授陈建华老师为广大师生带来题为“民国初期‘共和’概念与文学文化的转型”的报告。讲座由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青年研究员张春田老师主持。

陈建华教授认为,近二十年来,过去以“五四”为正典的文学史书写范式已经改变,“清末民初”被看作中国文学现代性的源头,相关研究大多只在揭示“被压抑的现代性”。但“清末民初”的提法遮蔽了两者之间的“范式转型”。夹在“晚清”与“五四”之间的“民初”(辛亥革命至五四之间)是个闪烁着“共和”之光的时段。随着辛亥革命的成功,“共和”观念带来新的政治愿景,形成与反清“革命”不同的思想氛围。

陈教授首先梳理了“共和”话语的源流及其意涵。他聚焦于1910年代中期的都市杂志潮,回到“共和”的历史脉络里讨论以下问题:“消闲”(“游戏”、“滑稽”)文学的起源及其政治性、妇女参政与“社会革命”、个人与家庭的私领域、艳情小说与“新旧兼备”的文化政治。这些杂志表明,民初文学、文化空间基于都市的日常生活及其想象,在“新”与“旧”的张力中展开。作家们使用文言与白话并行的双语策略,试图以“有情”的文学传统与现代社会相融合。这体现了反“专制”的“共和”理念,开拓了文学与文化空间。并且,这一转型意味着“情感结构”的自我修复及其建设,其“私领域”包括与暴力绝缘、治愈创伤记忆、摆正传统与现代的关系,而“传统”发挥了为自身找到定力的功能,其中含有明清以来文学“情教”的延续,与外来观念熔铸成一种新的爱与美的典律,蕴含平等、自由与民主,藉此体现一个与世界接轨的现代“人”的观念,也即辛亥革命所产生的“共和”主体意识。

整场讲座中,陈建华教授旁征博引,图文并茂,向在场师生展示了民初报刊杂志的复杂形态,试图还原民初的社会生态,打开其丰富面向。来自我校和上海交大的青年学者以及在场同学也与陈教授进行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