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勉原创奖管理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沪举行

发布时间:2011-07-06浏览次数:9

以评价机制创新推进学术研究创新

思勉原创奖管理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沪举行

传承中华人文学术传统  促进原创传世之作不断涌现

 

为纪念我国现代著名史学大家,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吕思勉先生,传承中华优秀人文学术传统,鼓励当代人文学者潜心研究、勇于创新,产出国内一流、国际有学术影响的原创性精品力作,促进我国人文社会科学事业的进一步繁荣发展,2011626,思勉原创奖管理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上海隆重举行。

 

 

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著名高校和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上海市教委等机构的思勉原创奖管理委员会成员,出席了此次会议。教育部社科司何健处长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会议由华东师范大学朱自强副校长主持。

 

 

经过充分酝酿讨论,思勉原创奖管理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思勉原创奖管理委员会章程》和《思勉原创奖奖励办法》。思勉原创奖面向全国,评选改革开放以来人文学术领域最杰出的优秀成果。该奖项旨在以“原创”为引领,倡导我国人文学者追求理论创新、学术观点创新、方法创新,以促进学术成果产生应有价值;在学术创新的最高层面上提出“原创”的引领性理念,以促进我国人文学科领域的优秀成果走向世界,为我国乃至国际人文学科的进步与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思勉原创奖实行专家推荐制,由著名专家学者组成思勉原创奖“推荐专家委员会”,推荐优秀成果参与思勉原创奖评选。被推荐的参评成果应达到理论创新、学术观点创新、方法创新,在学科领域得到普遍认可;应达到观点新颖、见解独到,填补空白、载入史册,其原创性具有深远的学术影响力。

会议经过热烈讨论,一致同意推荐以下专家组成首届思勉原创奖推荐专家委员会,负责本届参评成果的推荐工作(按姓氏笔划为序):马敏(华中师范大学)、方立天(中国人民大学)、冯天瑜(武汉大学)、刘中树(吉林大学)、安平秋(北京大学)、张岂之(清华大学)、张异宾(南京大学)、张涌泉(浙江大学)、李剑鸣(北京大学)、陈来(清华大学)、陈炎(山东大学)、陈先达(中国人民大学)、陈嘉明(厦门大学)、姜义华(复旦大学)、项楚(四川大学)、曾晓渝(南开大学)、童世骏(华东师范大学)、戴炜栋(上海外国语大学)、鞠实儿(中山大学)、瞿林东(北京师范大学)。

据思勉原创奖管理委员会秘书长、华东师范大学社科处许红珍处长介绍,被推荐的每项参评成果,将由全国范围内的100位二级学科同行学者进行初审,再由国内外30多名著名专家学者组成的评审专家委员会进行会议答辩评审。评审全过程采取实名制,贯彻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以利于人文学术领域杰出的原创成果脱颖而出。

据悉,思勉原创奖管理委员会设立思勉原创奖、思勉青年原创奖及思勉原创奖提名奖,每两年评选一次。思勉原创奖奖金为10万元,主要来自华东师范大学校友捐赠以及企事业单位、国内社会团体等机构乃至社会各界人士的捐赠。首届评奖工作已经正式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