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跨学科主题沙龙”――“现代国家想象与20世纪中国文学”综述

发布时间:2011-06-27浏览次数:6

617下午,2011年度第二次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双月“跨学科主题沙龙”在中山北路校区理科大楼A204室举行。

 

 

本次沙龙围绕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陈子善、罗岗教授主持的基地重大项目“现代国家想象与20世纪中国文学”展开,由思想所常务副所长许纪霖教授主持。来自社科处的许红珍处长,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的陈子善、罗岗,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的董莲池、潘玉坤,俄罗斯研究中心的杨成、刘军,基础教育发展与改革研究所的黄书光、卜玉华,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的宁越敏、汪明峰,课程与教学研究所的张华、周勇等出席了本次沙龙。

 

 

沙龙首先由罗岗教授介绍了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现代国家想象与20世纪中国文学”的要点、研究内容及重点难点。该项目主要把国家想象放在中国现当代文学背景下,探讨中国由传统帝国向现代民族国家的转化以及全球化图景下对现代民族国家概念进行的反思,所带来的思想上的变化及其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之间的关系。

从二十世纪中国变化发展的脉络来看,课题主要涉及以下四点:(一)以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建立为中心,向上追溯至晚清,往下联系到“五四”,随着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以及这一新的政治形式所包含的危机,中国现代文学作为一种回应危机的方式得以成型;(二)以1920年代的“大革命”为起点,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一套新的解决危机和国家建设的方案与实践付出历史的地表,中国现代文学因为“左翼”、“革命”和“大众”的介入而发生了深刻的转向,这一转向一直影响到1940年代的“延安文艺”乃至新中国建立以后的“社会主义文学”;(三)以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初的从“文革”到“改革”的转折为中心,正是这个转折导致了所谓“新时期文学”的形成,它向上可以回溯到“文革”和“十七年”中“国家”与“文学”之间的特殊形态,向下则能够把握住整个“八十年代文”的走向;(四)以1990年代中期“市场社会”的来临为重点,随着中国式的市场经济的全面展开,“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发生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变化,由此导致了文学形态――特别是当代文学的生产方式――的转换,20世纪以来所形成的文学观念、文学体制和文学样式都面临着深刻的挑战。

与会专家对该项目研究的框架、内容和意义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就一些研究专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诸多有益见解。

项目中“国家想象和文学之间的关系”问题引起了大家的高度兴趣,课程所的张华教授、基教所的卜玉华博士、俄中心的杨成博士均对这一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罗岗教授回应说,“现代国家想象”源于安德森的“现代国家是想象的共同体”这一思想,而这个共同体与大众文学有着紧密的关系――文学并不仅仅是描述某种社会现状,而更多的是一种对未来国家的想象(如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它还有可能构成了对现实国家的批判。文学的独立性、超越性往往表现在这里。

专家们还对项目研究的内容提出了一些宝贵建议。如,在研究对象上,宁越敏教授认为武侠小说可能比新鸳鸯蝴蝶派更强调国家想象,也应该纳入研究对象中;潘玉坤博士则建议加入对台湾文学的考察;黄书光教授、杨成博士认为不同的意识形态应该有不同的国家想象,建议增加对国统区右翼文学的考察;等等。在项目最终成果的内容结构上,许纪霖教授、刘军博士均认为在“结论”部分应该从各个研究专题再回到国家想象与建构这一主题上来。罗岗教授表示认真听取了这些意见后,会在研究对象上做出增补,在“结论”部分作出调整。

 

 

此外,董莲池教授就二十世纪文学史上大师的定位问题、周勇博士就该课题研究对学校关于国家的教育的意义、汪明峰博士就“空间”问题,进行了探讨。

最后,许红珍处长对各位专家学者积极参与基地跨学科主题沙龙表示感谢,并认为这次的讨论非常热烈。她还着重指出,该选题从十二世纪文学史中抓住了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并期望,项目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能在今后一段时间,集中精力将该项目的成果打造成思想所的标志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