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锡瑞四十年前出版过一本研究辛亥革命在湖南、湖北的史著,他首先承认自己此后没有把辛亥革命作为自己的研究重点,但他充分肯定辛亥革命重要的历史地位,认为向前看,辛亥革命是一系列20世纪中国革命的开端,而回头看,辛亥革命以前的清前中期曾经有过引人瞩目的成功统治。他认为要注意新清史的研究成果,注意重新评价清朝和清末新政,也就是说,尽管清朝有几次对外战争的失败,但从人口快速增长、农业的发展、版图的扩张等诸多方面来看,其统治还是相当成功的。而清末新政,在新建新军、采用新式武器、兴办新式学堂、建立现代化国家的政权模式,以及修建铁路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亦是相当可观的。但问题是,如果肯定这两点,为什么还会发生革命?周锡瑞认为,这就必须从另外一个角度来探讨辛亥革命的原因。
周锡瑞认为,纵观世界范围内的革命,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持久革命”,一种是“突发革命”。1789年法国革命、1917年俄国革命,以及1911年辛亥革命,都属于突发革命。借用美国学者Malcolm Gladwell新近出版的一部心理学著作中的概念,此类革命爆发前存在着一个tipping point,意为在这一个点上,稍加一点力,大树就会突然倒下。辛亥革命发生那一年的春夏之季,就存在这样一个tipping point,也就是黄花岗起义与武昌起义之间,存在一种心理与意识形态的微妙变化,主要就是满汉关系突然变得紧张起来,排满一时成为舆论的主流。立宪的本来目的之一,就是要缓和满汉矛盾,立宪派希望利用立宪运动废除满清专制,建立汉族多数的统治政府。但这一缓和满汉矛盾的努力却由于载沣建立的皇族内阁而延滞不前。载沣导致革命有了一个很明确的敌人――皇族,而有一个明确的敌人,正是任何一场革命取得成功的首要条件。周锡瑞强调,虽然满汉矛盾由于新政在此问题上的倒退成为辛亥革命爆发的tipping point(转折点),但是满汉问题的实质却不是一个种族问题、民族问题,而根本上是一个特权问题、政治问题。正是这个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所以20世纪中国才会继续发生一系列的革命。
周锡瑞还指出,革命有“破”与“立”两个阶段,破易而立难。推翻满清统治是辛亥革命的统一意识形态,但革命党对于革命成功后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政权却没有一个统一的意见,所以,满清倒台后,革命党就分裂了。如果辛亥革命前的新政改革彻底了,也许辛亥革命就可能不会发生。改革与革命的关系是复杂的,往往改革是为了避免革命,最后却导致了革命。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之间,就存在这样一种复杂的历史关系。
周锡瑞教授是应我校历史系、海外中国学研究中心的邀请前来演讲的。校党委书记张济顺教授、历史系主任崔丕教授、方平教授等亲切会见了周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