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民俗学教授Hasan M EI-Shamy做客大夏讲坛

发布时间:2011-05-24浏览次数:32

      应我校社会发展学院人类学与民俗学研究所邀请,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民俗学和民族音乐学系原系主任、民俗学资深教授Hasan M EI-Shamy(哈森 爱伊-萨米)于519下午在闵行校区图书馆报告厅做客“大夏讲坛”第九十四讲。报告由社会发展学院院长丁金宏教授主持,社会发展学院人类学与民俗学研究所所长田兆元教授,以及文学院、社会发展学院的百余位师生参加了这次讲座。

 

 

讲座的开始,哈森教授向我校社会发展学院人类学与民俗学研究所赠送了他所写的数本著作。丁金宏教授代表社会发展学院致辞,对哈森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真诚的欢迎,强调这些书中有很多值得学习的东西,对于我们来说,仿佛是阿里巴巴念了“芝麻开门”后看到了巨大的宝藏。田兆元教授则在致辞中强调要加强校际间的学科互动,主张学校师生共同努力向印第安纳大学的民俗学系学习,把我校的民俗学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学科。社会发展学院人类学与民俗学研究所张晖老师担任本次讲座的翻译。

    哈森教授本次讲座的主题为“民俗行为:传统文化的动力研究理论”。讲座以习得理论为切入点,来理解心理学方法在民俗研究中的应用。社会文化动力和习得过程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使得民俗行为得以稳定地流传。传统文化动力提供内驱力,暗示、奖惩民俗行为规范,当传统文化力量发生改变时,习得的过程也将发生改变,因此,民俗行为也会受到传统文化动力的驱使。

本次讲座由田兆元教授进行点评。田教授称赞美国的印第安纳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是世界上顶尖的民俗学研究机构,而哈森教授在民间故事的类型研究、母题研究以及阿拉伯世界的民间故事研究等方面都代表了世界领先水平,他在学术上有很多的创新性,尤其是较早在民俗学研究中引进了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情境主义和心理分析,对后来者的研究具有深远的影响。“值得一提的是哈森教授的博士论文,完成于1967年,但是一直修订到现在,这种坚持不懈的研究精神值得我们在坐的每一个人学习。”

最后,进入提问环节,同学们对哈森教授所讲的主题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整个互动环节热烈、深入,哈森教授也表示他对中国新一代的年轻学者和学生寄予了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