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下午,2013年终身教授报告会第18场在中北校区科学会堂举行。著名民俗学家、我校终身教授、对外汉语系陈勤建教授作了题为“何谓‘过年’与‘正月’——解读中国年节中的文化密码”的学术报告。复旦大学中文系郑土有教授出席报告会,并担任点评专家。
陈勤建教授首先提出了两个问题:过年年假是几天?何为过年的日子?陈教授指出,除去调休,当今春节(包括元旦新年)法定节假日的过年日子是四天,这与《诗经•豳风•七月》中记载的四天左右的年节时间是惊人的相似,所以说现在的年假可以追溯至三四千年前。关于过年的日子,陈老师举了彝族民间流传的十月太阳历的例子。彝族古历一年为10个月,每月36天,其余的五至六天(闰年)集中放置在年底,称为过年日,所以自古以来的年假一般为四至六天。陈老师认为中国传统年节的形成以及用几天过年,一开始并不是政府行政部门制定的,而是我们的先民在漫长的农业生产和生活实践的感悟下形成的。
关于“正月”的问题,陈老师认为,正,在这里是“以此为正”的准则和标志,“正月”即为一年刚开始时,年内所确立的标志性月份的意思。因此,在新年开始之际,人们就要以新的标准、新的气象塑造人生,由此而形成了一系列的正月习尚。
最后,陈老师讲到了年节的意义和现有名称的尴尬问题。陈老师认为传统节日是特定地域民众对物候变迁节律的认知,传统节日内蕴中华族群独特的地方性生存智慧,传统节日保护是文化多样性的世界潮流。关于名称的尴尬,陈老师举了“元旦”和“春节”的例子。“元旦”本来是我国年节的民俗称谓,却被安在了西历新年的第一天。我国将传统的年节“元旦”称谓改为了“春节”,实际是一次不成熟的立法改革。
陈老师讲座结束后,郑土有教授作了精彩点评。郑老师认为陈老师的报告资料丰富,具有国际眼光,并且有深入的学理性分析,是一场十分有意义的前沿性讲座。郑老师认为民俗是我们生活的导师,文化的密码隐藏在各种民俗事项中,陈老师解读中国年节的文化密码对今后的民俗研究提供了新的视野和方向。报告结束后,陈老师与在场的老师、同学进行了问答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