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证会邀请到了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
我校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主
许红珍处长代表校领导向各位专家的到会表示热烈欢迎和真诚感谢,并从全校的角度,介绍了华东师大申报国家重大项目的情况,以及学校为基地的发展提供的制度保障和资金支持。
与会专家推举王宁先生担任专家组组长,论证会的进行由王宁先生主持。
论证会首先是刘志基教授汇报课题的相关内容。刘教授主要从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项目的调整设想等四个方面进行汇报。具体内容涉及到了材料范围、语料库的加工、成果的功能、原始资料的审定、考释文献的整理、数据库框架的设计与实现、材料的数字化、属性标注、子课题的设置等。并提出学术第一、技术第二;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随后,刘教授综合评审专家组和多方咨询的综合评价意见,就项目的调整设想做出了详细的计划,包括:建立专家顾问组,为课题成果把关;制定加工标注的分级处理原则;多途径解决所用资料的版权问题。
接着,到会专家就课题进行提问和建议。
曾宪通教授指出这次刘教授的汇报,在课题的设想、具体内容、方法等方面已经有了进一步的精华和细化。他还强调项目要注意两点:一个是“全”,收录材料要尽可能完成,而且要吸收最新的研究成果;二个是“准”,语料库属性的标注一定要准确,隶定字也要精准,不易过于细化。
刘钊教授从课题的名称、子课题的设置、材料的取舍、知识产权等方面,提出了很多建议。他指出项目完成后,除了建立一个完善的语料库外,还应该总结语料库的建设经验教训,使出土文献语料库的建设能够产生一些理论性的指导。子课题应该进行一些合并,不易过于细微。材料范围时间段上要明确为先秦时期,这样更便于课题内容的集中。关于知识产权,应该灵活处理,除了联系作者本人征得授权外,还可以进行一些处理加工;或者采用给出索引的方式。
潘悟云教授从语料库研制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提醒。他认为材料的收录不应该只涉及定论性的材料,尚未定论的材料也可收录的语料库中,可以存疑保留,待日后有新的成果,再进行更新。同时,提到字库的使用,可能会涉及到国际版权的问题,这一点要格外注意。
李运富教授指出基地在数字化处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此他很期待这个数字化成果的实现。同时,他提到如何利用现有的数字化成果,减少重复劳动,这对于节约课题资源是很重要的一点。关于标注问题,李教授指出标注的目的一定要明确,标注方式要科学,要能够使用方便。
王宁教授肯定了基地已经形成了中国文字数字化的发展特色,在这个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备了开展这个课题的基础。王先生从服务对象、语料库功能、古文字释读、属性标注、古文字隶定等几个方面给出了有价值的建议。王先生认为首先要明确语料库的服务对象是那些人,如何使用更便捷,这是确定语料库如何建设的基础。而且要简化功能,要在有限的时间和资源条件下,实现一些关键性的功能。对于古文字的释读,学术判断一定要准确,语境不完整的材料,应该录入,但是可以不进行标注。古文字隶定的问题,应该以检索方便为出发,描写不宜过分细微。
听取了各位专家的中肯建议后,刘志基教授表示感谢,并表示会后将会组织课题组成员,就专家们的意见进行吸收消化,在课题的进行过程中贯彻专家们的建议,争取按时、按量、按质的完成项目。
臧克和教授感谢各位专家能够设身处地的为项目考虑,给出了很多非常有价值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