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31日,美国著名比较教育学家菲利普•阿特巴赫教授(Philip G. Altbach)应邀在中山北路校区逸夫楼学术报告厅作了题为“变革大学中的学术职业:薪酬、文化与学术自由”的讲座。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杨向东主持了本场讲座。高等教育研究所李梅老师、公共管理学院熊万曦老师及教育科学学院研究生一起聆听了报告。
阿特巴赫首先论述了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学术职业的发展对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性。面对当前英语国家主导的国际学术界,中国大学必须做好适应全球化并迎头追赶的准备,他鼓励中国学者及研究生积极参与国际交流。接着,阿特巴赫以典型的比较教育视角,分析了中国、美国、俄罗斯、印度、非洲及拉丁美洲等多个国家高等教育的现状与特点。他总结出,所有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即在建设一流大学的事业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但处于高等教育系统底层的学校质量令人堪忧。中国也不例外,民办高校的发展环境不容乐观,这种现象应当引起重视。而在美国,不同类型的院校有自己的发展方向,因此,大学同质化的倾向相对并不明显。
阿特巴赫还分析了中、美两国学术职业的不同特点。其一,大学教师的身份认同首先是学科认同,因此在美国,学术职业的流动是一种常态;而在中国,有大量教师自入职至退休一直服务于同一所机构。其二,美国高校普遍认为“近亲繁殖”会对学术机构的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大学一般都回避“近亲”招聘;而在中国,这种情况仍然比较广泛地存在。其三,他认为,美国大学教授在学术与治校方面的权力大于中国大学教授。中国大学教师的学术自由仍待提高。此外,阿特巴赫介绍了他参与的一项关于大学教师薪金的国际比较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发展中国家教师的平均薪资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在28个国家中,俄罗斯、中国和爱美尼亚位于最后三名。但他同时坦承,该结论无法准确、完整地描述中国大学教师薪资的真实状况。报告结束后,阿特巴赫还就在场师生所提的众多问题进一步做出了阐释。
阿特巴赫是世界知名的比较教育学家,曾在美国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纽约州立大学、波士顿学院等院校任职。他编撰了50多本书,100多篇文章,主要著作有《比较高等教育:知识、大学与发展》、《亚洲大学》、《国际高等教育百科全书》、《国际高等教育文集》、《新兴工业化国家的科学发展与高等教育》等。此外,他还是多家重量级学术期刊的编辑,包括《高等教育评论》、《比较教育评论》、《教育政策》、《比较高等教育》等。鉴于他的学术成就与贡献,他曾获日本科学促进学会,德国学术交流会(DAAD),香港大学Onwell学者奖励,并于1986年被列入Who's Who in the East,1988年被列入Who's Who in America。
阿特巴赫是高等教育世界体系理论、依附理论和新新殖民主义理论的倡导者,他提出现代大学的西方模式论,各国大学的不平等发展和第三世界与殖民地国家对第一世界和宗主国的依附关系,大学的民族性与国际化之间的张力,教师和学生在学术机构的作用,国际知识与学术体系,学生与教师的国际流动等,享誉全球比较教育学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