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朝光谈“美国电影与20世纪中国的都市生活”

发布时间:2013-11-25浏览次数:104

2013118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汪朝光应邀,作了题为“美国电影与20世纪中国的都市生活”的学术讲座。此为第二届思勉人文思想节“名家演讲”第七场,讲座由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研究员张济顺主持,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研究员、院长茅海建出席。

汪朝光研究员长期从事民国史研究,著述丰富,颇有见地。代表作《中华民国史》第三编第五卷,全面叙述了自抗战胜利到国共内战期间的中国历史,资料丰富,分析精当,是战后中国历史研究领域中具有开拓性和原创性的著作。近年来又独辟蹊径,在民国时期电影社会史,如民国电影检查制度、民国时期的电影市场、上海电影与现代化进程等方面,做出富有独创性的研究。

讲座分时段介绍了美国电影在中国的发展状况以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首先是18961949年间,1897年美国电影首次来到中国,一战以后开始在中国流行。1920年代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销售、发行渠道,成为中国市场放映最多的外国电影。汪朝光研究员分析了此一时期美国电影在中国流行的原因、遇到的障碍、观众的构成以及时人对美国电影的不同认识,并指出了电影独特的文化特质。其次是19492000年间,建国后由于美国对国民党政权的支持、对新中国的敌视,以及中美之间意识形态的对峙,美国电影虽继续放映,但是电影市场逐步被苏联影片和国产影片所占据。同时不再引进美国电影,中国成功地驱除了美国电影的影响。1979年中美建交后,美国电影重返中国。今天,中国的电影观众可以通过电影院、DVD和网络观看绝大多数美国电影。

讲座中,汪朝光研究员提出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即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看待美国电影的影响。他指出,当历史走到21世纪的今天,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迅速推进,文化的全球化随着媒体的强势影响和渗透力,藉由一切有形、无形空间的互联网扩张,似已出现在地平线上。以往种种不利于美国电影传播的因素,或者消失于无形,或者影响度大大降低,从而为美国电影的全球化扩张创造了难以抵御的环境。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如何体认美国电影的影响及其利弊得失,如何创造可与美国电影相较的、既有全球观又有地域观、既富于民族自信而又开放包容的电影形象,才真正是美国以外的各国电影人包括电影研究者的共同使命。

整场讲座,汪朝光研究员将自身的观影经验和学术研究相结合,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将历史与现实生动地结合在一起,深入浅出、富有见地,带给同学们以启迪和熏陶。讲座后,汪朝光研究员与茅海建教授、张济顺教授以及现场的同学,进行了深入交流、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