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6日下午,第二届思勉人文思想节“名家演讲”第六场在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图书馆报告厅举行。讲座题目为“上海:孤独、传奇的城市”,著名作家陈丹燕女士受邀莅临演讲,华东师大中文系杨扬教授主持并参与对谈。讲座围绕上海在中国历史、世界历史以及陈丹燕女士本人写作、生活中的意义展开。
演讲伊始,陈丹燕女士向同学分享了她的大学生活。陈女士是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77级学生,在中文系就读期间她遇到了不少名师,领悟到了作家的写作不能只信任自己的灵感,要有语言以及各方面的训练,方能使写作有生命,方能成为持久的作家。
其后,陈丹燕女士讲述了写上海的原因。陈女士看来,与其他城市不同,上海这座城市气氛有一种别样的陌生感。而在当时,“上海学”似乎并不是一个“政治正确”的话题,写上海小说的也不多。然而,陈女士对上海有种认同感,这源于一种外来者的共鸣。这引入了讲座的第一部分——上海,这座城市的孤独性。陈女士用一组图片,将开埠早期的上海与新加坡、孟买、广州等通商口岸作对比,追溯这个城市的本源。在她的历史叙述中,上海与这些开埠城市有着一些共性:与所在国传统文化的疏离,作为通商口岸的实用主义精神,以及在历史集体记忆中一直被放置于外来者的视角下观察。因此,在本国文化与西方文化(或者说殖民者文化)的交汇之下,身份认同的困难构成了这座城市的孤独。杨扬教授以上海在20世纪文学史上的地位做了补充。他指出,20世纪的中国文学多着眼于乡村而少有城市,更鲜有对上海正面、客观的叙述,除了张爱玲。他援引费孝通在《乡土中国》里对中国社会的判断,认为上海是一个由陌生人建构的现代社会,而当时绝大部分中国地区是由熟人构成的乡土社会。所以,来到这片土地上的人都会感到一种不适。那么又是什么驱使他们不断地涌入上海呢?
讲座的第二部分试图回答这个问题。陈丹燕女士认为,来到这里的人都是抱着生活的理想而来,而这一目的自开埠以来一直沿袭至今。她以老上海人熟知的“洋泾浜”英语引入话题,由“洋泾浜”英语(pigeon English)的来源谈起,介绍了“通译”、“买办”这两个与这类“混血”语言紧密联系的群体,以及“买办”群体与近代上海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上海滩的第一代“买办”以“洋泾浜”英语作为贸易通用语言,而在当时,“买办”为国库贡献了百分之四十的经济利益。“洋泾浜”英语的式微和消亡,也标志着上海从混乱的“魔都”走向有秩序的现代化社会。第二、三代“买办”多有海外学习经历,他们从国外带回正统的英语,使得“洋泾浜”英语逐渐淡出历史舞台。同时,他们带回来的多是国外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理念,成为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的先声。他们也许比同时代的许多中国人更明白,只有和西方文明站在同一层面,才有可能与他们争取权利。陈女士强调,这一历史是不应该被遮蔽的。杨扬教授也称“洋泾浜”英语,是破解这座城市的密码。他还介绍了宁波“买办”建立商务印书馆的历史掌故。
讲座最后,陈丹燕女士援引郭建英的“三四十年代上海现代公民守则”,勾勒出了她眼中的上海人:对秩序的天真信仰,对物质的热烈追求,不一定有“崇高感”但有着强大的生命力,积极融入世界。
提问环节中,现场听众与陈丹燕女士、杨扬教授就上海及其居民的特性、上海的未来以及陈丹燕女士的著作《慢船到中国》等问题展开了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