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第八届邓小平理论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颁奖典礼日前隆重举行。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杨振武等领导出席会议,并为获奖者颁奖。我校本次共有54项成果获奖,其中一等奖8项。我校获得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48项,邓小平理论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奖6项,获奖数位居第二。
据悉,本届社科评奖共收到申报成果2776项,根据公平、公开、公正原则,评出邓小平理论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奖58项,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24项,三等奖29项;评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30项,其中一等奖36项,二等奖93项,三等奖143项,内部探讨优秀成果奖40项,网络理论宣传优秀成果奖15项。
我校获奖成果如下:
成果名称 | 作者 | 等级 | 奖励类型 |
共和国教育60年 | 杜成宪 | 1 | 邓小平理论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奖 |
班级生活与公共精神的养成 | 卜玉华 | 2 | 邓小平理论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奖 |
泛长三角地区城镇化的机制、模式和战略 | 宁越敏 | 2 | 邓小平理论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奖 |
中俄军事技术合作:现状、问题与对策 | 李承红 | 2 | 邓小平理论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奖 |
我国城乡社会救助系统建设研究 | 曹艳春 | 3 | 邓小平理论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奖 |
农民的“终结”与新市民群体的角色“再造” | 文军 | 3 | 邓小平理论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奖 |
敦煌因明文献研究 | 沈剑英 | 1 | 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王国维全集 | 谢维扬 | 1 | 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从甲午到戊戌:康有为《我史》鉴注 | 茅海建 | 1 | 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庄子学史 | 方勇 | 1 | 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声音与经验:教育叙事探究 | 丁钢 | 1 | 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中国文化背景下品牌情感的结构及对中外品牌资产的影响效用 | 何佳讯 | 1 | 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生命・实践”教育学引论(上、下)――关于以“生命・实践” | 叶澜 | 1 | 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清代地方吏役制度研究 | 周保明 | 2 | 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中国戏曲传播接受史 | 赵山林 | 2 | 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异态时空中的精神世界――伪满洲国文学研究 | 刘晓丽 | 2 | 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结缘与流变――申报馆与中国近代小说 | 文娟 | 2 | 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理解情境:走近幼儿的伦理视界 | 古秀蓉 | 2 | 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陶行知词典 | 金林祥 | 2 | 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学习科学的关键词 | 高文 | 2 | 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都市大开发:空间生产的政治社会学 | 陈映芳 | 2 | 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我国特大城市交通发展的空间战略研究-以上海为例 | 孙斌栋 | 2 | 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论意义世界 | 杨国荣 | 2 | 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解释和严密化:作为理性选择模型的罗尔斯契约论证 | 江绪林 | 2 | 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形成中的中亚地区格局:尚存的单极残余、不稳定多极和其他选择 | 杨成 | 2 | 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马克思美学视阈中的“汉特医师”们――重读《资本论》 | 陆晓光 | 2 | 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打破小说发展旧有平衡的初始环节 | 陈大康 | 2 | 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第一部翻译小说《昕夕闲谈》译事考论 | 邬国义 | 2 | 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动词的动相分类 | 左思民 | 2 | 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上海话-普通话中介音发展阶段性特征分析 | 叶军 | 2 | 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归因风格、应对方式对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影响研究 | 崔丽娟 | 2 | 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学术共同体内外的权力博弈与同行评议制度 | 阎光才 | 2 | 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现代图书馆理念的艰难重建──写在《图书馆服务宣言》发布之际 | 范并思 | 2 | 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图书馆员网络社区信息交流行为实证研究 | 金武刚 | 2 | 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基于不同利益相关方认知的水源地生态补偿探讨 | 车越 | 2 | 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庄子的思想世界 | 杨国荣 | 3 | 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1978-2005年中国的实证检验 | 范学俊 | 3 | 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欧洲社会模式--以欧洲住房政策与住房市场为视角 | 余南平 | 3 | 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景德传灯录译注 | 顾宏义 | 3 | 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美国对华情报解密档案(1948-1976) | 沈志华 | 3 | 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明清传奇编年史稿 | 程华平 | 3 | 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士林交游与风气变迁――19世纪宣南的文人群体研究 | 魏泉 | 3 | 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教育学的“理论―实践”观 | 程亮 | 3 | 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江南名校的中国文化教育 | 周勇 | 3 | 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跨文化沟通心理学 | 严文华 | 3 | 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教育管理伦理研究 | 郅庭瑾 | 3 | 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发展、影响及对策研究 | 杜德斌 | 3 | 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发展与环境影响研究 | 林逢春 | 3 | 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关于东固革命根据地几个问题的研究 | 唐莲英 | 3 | 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一类重尾风险模型下破产概率的渐近估计 | 汪荣明 | 3 | 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日本近年“小林多喜二现象”考察 | 潘世圣 | 3 | 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教师人格特质与压力和倦怠的关系 | 孟慧 | 3 | 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居住权与市民待遇:城市改造中的第四方群体 | 赵晔琴 | 3 | 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间合作规划纲要 | 杨成 | 内部探讨奖 | 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