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终身教授报告会第15场:杨奎松谈“关于中国知识分子的所谓软弱性问题——兼谈知识分子的历史作用与局限”

发布时间:2013-11-20浏览次数:431

117晚上,2013年终身教授学术报告会第15场在闵行校区图书馆报告厅举行。著名历史学家、我校终身教授、历史学系杨奎松教授做了题为“关于中国知识分子的所谓软弱性问题——兼谈知识分子的历史作用与局限”的学术报告。政治学系刘擎教授出席报告会,并担任点评嘉宾。

老师此次讲座的题目同他今年新近出版的著作——《忍不住的“关怀”:1949年前后的书生与政治》密切相关。此次讲座阐述的一个核心问题是:为什么原先在国民党政权时期保持高度独立性的著名学者,在1949年中共建政后相继改变立场,对新政权表示认可甚至主动密切同中国共产党的合作?按照著名学者萨义德和波普尔的观点,知识分子的本质属性是思想独立,这决定了他们理应同政治和政权保持一定距离。但是,为什么中国知识分子在1949年以后会放弃自己的独立性,表现出如此“软弱”的特点呢?在老师看来,这主要是由于中国社会自近代以来的特点,即:长期的民族危机感和赶超西方的紧迫感。同时,这也同中国知识分子传统观念中的集体主义思想,个人服从集体,部分服从大局的意识有着密切的关联。

老师认为,1949年以后留在中国大陆的知识分子在思想主张方面虽然不一定认可中共的意识形态,但是,他们当中的很多人之所以乐于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其关键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使中国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使他们看到了民族振兴的希望和前途。由此得出了本讲座的核心结论,即:1949年以后中国大陆知识分子之所以在新政权面前表现得“软弱”,关键在于他们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

老师讲座结束后,刘擎教授作了精彩的点评,他很赞同老师对1949以后中国知识分子“软弱性”的解释,并就自己多年的相关研究畅谈心得。最后,他引申到一个宏大的问题——个人同国家的关系,即:怎样的政府才应该是个人心目中认同的“祖国”以及个人如何做才算真正的爱国?刘老师认为政府使民众有亲切感,会加深后者的主人翁意识及对前者的归属感,同时,杨老师和刘老师都倾向于认为,爱国的基础是爱人,只有做到了爱这个国家的每一个人,才算是真正的热爱这个国家和民族。报告结束后,杨老师与在场师生进行了问答互动。